李世民被李承乾杠得一時語塞。
一旁的房玄齡連忙道:“太子殿下,我們知道東宮六率比較特殊,但國家的軍隊不是東宮六率,它涉及的人數更多,范圍更廣。因此,我們不能按照東宮六率去改革,當以國家面臨的實情去改革軍隊。”
說完這話,他又急忙朝魏征遞過去一個眼神。
意思是,該你上了!
卻見魏征無語的扯了下嘴角,淡淡道:“陛下即位以來,推行改革,由內及外,由此及彼,放宮女,減封王,精簡中央機構,已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國家也積蓄了力量,從而一舉平定了突厥。
但是,國家畢竟經過了多年的戰亂,在此之前,又是南北對峙的局面。
統一天下之后的制度建設,還有許多方面的問題,民眾的負擔依然很大,財政的壓力同樣不小。進一步解決財政問題,才是當務之急。
比如,我們現在的重要支出是軍隊,占到財政的四分之一,怎么辦呢?總需要解決吧!”
聽到這話,長孫無忌下意識看了眼李承乾,見李承乾不說話,又自顧自地道:“之前在參與討論的時候,我就說了,現在太子當面,我就再說一遍。如果能從財政方面著手軍隊,確實意義極大。”
“不錯,戰爭時期,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侯君集接口道:“但現在是和平時期,我們不能把如此大的財力用在養兵上。而現在的養兵制度還是戰時的養兵制度。”
“當時也是沒辦法,現在確實不可以繼續了。”
房玄齡深意為然地點了點頭,道:
“軍隊消耗國家財政方面,一,是士兵的日常給養,二,是軍隊里的軍官數量多,或許,減員是條出路。”
“那照中書令的意思,我大唐以后就不用打仗了?”李承乾冷冷地問道。
“這”
房玄齡下意識看了眼李世民,苦笑道:“臣并沒有這個意思,臣只是覺得.”
“我現在想問問諸位大臣!”
還沒等房玄齡把話說完,李承乾就出言打斷了他,然后環顧眾臣道:“你們莫非忘了,前段時間還出現了兩國發兵威脅我大唐的事情。如今,吐谷渾雖然退兵了,但高句麗的兵還在遼東城外,你們就覺得天下太平了?可以高枕無憂了?可以削兵了?”
“這”
眾臣聽到李承乾這靈魂三問,不禁面面相覷。
雖然通過李承乾的各種手段,大唐確實解除了當下的危機,但也確實不能說,大唐以后就不會再有戰爭了。
所以,現在是否適合改革軍隊,還真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
于是乎,所有大臣都將目光落在了李世民身上。
因為是否改革軍隊,全看他的意思。
只見李世民微微蹙眉,先是看了眼李承乾,又掃了眼眾臣,才平靜地笑道:
“不錯!太子說的不錯!改革軍隊,不等于削兵!”
“朕的意思是,改革,是讓國家走向更好的一個手段!”
聽到這話,眾臣瞬間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即使李承乾剛才說的那三個問題有道理,他依舊要推行軍隊改革。
只見李承乾神色一正,又再次開口道:“那敢問陛下,你真的想好了要改革軍隊了嗎?”
李世民臉色一沉:“你什么意思?”
他不相信李承乾聽不懂自己話里的意思,自己是無論如何都要改革軍隊的。
但李承乾一而再再二三的找改革軍隊的麻煩,讓他不禁有些懷疑,李承乾是不是別有用心。
畢竟改革軍隊,對李承乾來說,并不一定是好事。
卻聽李承乾又平靜地道:“孤的意思是,陛下你真的下定決心了嗎?”
孤?
他居然稱孤?
看來他也來真的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