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嚴格意義上來劃分,唐朝從武則天篡權開始,就已經亡國了。
就跟西漢王莽篡權以后,西漢滅亡了一樣。
雖然最后還是續上了,但實際上并不算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延續王朝。
這就好比明朝之后還有一個南明,但很多人只把崇禎皇帝記成明朝的最后一個皇帝,而沒多少人把南明那些皇帝當回事。
可若論唐朝真正由盛到衰的轉折點,那必定是安史之亂無疑。
而安史之亂,可以說是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反叛。
它直接讓一個盛世灰飛煙滅。
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因為很多反叛,都是王朝末世發生的,像這種盛世發生反叛,導致國家發生天翻地覆改變的,僅此一例。
那么,安史之亂是怎么發生的呢?
其他的歷史人物先不談,就從大唐的軍隊改革便能看出,安史之亂是必然會發生的。
也有可能不叫安史之亂,叫什么張王之亂,牛羊之亂等等。
總之,從唐朝建立之初的軍隊改革,再到安史之亂發生前的軍隊改革,明顯是有問題的。
而李承乾在聽完李世民與眾臣的新方案后,便更加確定,他們這個改革新方案,就是導致日后安史之亂的主要原因之一。
卻聽李世民驚疑不定地看著李承乾,率先開口道:“太子這話是何意思?為何詛咒我大唐百余年亡國?”
“不是詛咒,而是事實,如果按照你們這個新方案改革軍隊,大唐不出百余年就會亡國!”李承乾平靜地糾正李世民道。
李世民當時臉就黑了,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一步一步的走向李承乾,居高臨下地道:“你如果對我們的新方案有意見,你可以提出來,但你說我大唐不出百余年亡國,若不給出個合理的解釋,朕必定嚴懲你!”
“陛下覺得,孤會拿自己的國家開玩笑嗎?還是說,陛下以為,孤會怕你的嚴懲嗎?”
李承乾依舊平靜地抬起頭,與李世民互相對視,一點也不慫。
李世民見狀,眼睛微微瞇起,一股皇帝威勢,驟然攀升。
看得在場的其他大臣,無不頭皮發麻。
“陛下息怒!太子殿下息怒!有話好好說!”
眼見父子倆針尖對麥芒,房玄齡作為和事佬,再次站出來勸慰二人道:“就算這個新方案有問題,咱們還可以改嘛,又不是說一定要推行!”
說完這話,又連忙朝其余大臣遞眼色。
只見其余大臣對視一眼,也跟著紛紛附和。
“是啊陛下!太子殿下可能有一些獨到的見解,我們不妨先聽聽嘛!”
“陛下息怒,太子殿下也是想為大唐好,才言辭駭人了一點.”
“太子殿下,這個新方案有什么問題,您不妨直說,既然我們都想為大唐好,那就敞開天窗說亮話.”
“是啊太子.”
聽到眾臣你一言我一語的勸諫,李世民的火氣漸漸消了一些,然后深深看了眼李承乾,道:“你在怨朕沒有讓青雀去封地就封?”
“嗯?”
李承乾微微一愣,暗道你在說什么?這關小胖子什么事?
但很快他就反應了過來,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原來李世民以為自己跟他作對,是因為李世民不僅放出了李泰,還拒絕了李泰去封地就封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