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李靖將軍領旨!”
二月的第一場朝會,李世民就對李靖頒布了圣旨。
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依舊有人滿臉郁悶。
而這個人,也不是別人,正是原左仆射,現任太子少傅蕭瑀。
其實,蕭瑀不是不能明白李世民對李靖的心思,而是覺得李世民這樣做,有點雙標的味道。
畢竟一個皇帝若雙標,對臣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
特別是他們這些在朝堂上治國的大臣,因為立功的機會很少,所以只能按部就班的奉行皇帝的命令,不能犯錯。
這就好比張蘊古,明明之前干得好好的,結果因為一個案件沒有解釋清楚,差點被李世民直接殺了。
而李靖則因為立了大功,獲得了李世民的諒解。
實在讓人有些郁悶。
不過,就算蕭瑀對李世民的雙標感到有些郁悶,也絲毫不影響李靖站出來的果斷。
只見他在圣旨宣讀的第一時間,就站了出來,道:“臣領旨!”
卻聽宣旨太監高聲道:“大唐皇帝敕曰:改封李靖將軍為兵部尚書,貞觀四年,二月三日。”
“臣謝恩領旨!”
李靖恭敬行了個禮,便準備站起來。
就在這時,那名宣旨太監又高聲道:“兵部尚書領旨!”
“嗯?”
李靖微微一愣,不由身子一頓。
因為改封他為兵部尚書這件事,他事先是知道的,但這道新的旨意,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讓他頓時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還沒等他反應過來,那名宣旨太監又拿起一份新的圣旨,再次高聲道:“兵部尚書跪下領旨!”
“這”
李靖遲疑了一下,但還是老老實實的跪了下去。
卻聽宣旨太監繼續高聲道:“圣旨,大唐皇帝令,李靖聽旨,加封李靖為代國公,授左光祿大夫,賞賜綢緞一千匹,增加食邑至五百戶!”
“什么!?”
眾臣聽到這旨意,整個人都驚呆了。
特別是蕭瑀,更是如遭雷擊。
他怎么也想不到,明明應該被審判的‘謀反’嫌疑人,居然會被李世民如此厚待。
這已經不能用雙標來形容了!
這簡直就是不公平!
然而,就在他義憤填膺,準備憤然進諫的時候,李世民卻淡淡一笑;“代國公為我大唐解決了心腹大患,使我大唐北方安定。縱使有些小誤會,也無傷大雅,當得起朕所有厚待!”
“臣,謝過陛下!”
李靖躬身一禮,旋即緩緩回到隊列。
眾臣一陣無語,全場落針可聞。
這時,李世民又笑著道:“諸位大臣,前幾天,朕讓你們寫的奏折,你們都寫了,朕也看了。今日,咱們就做個決斷吧!”
說完這話,他便扭頭看向李承乾,道:“太子,你來主持吧!”
“是!”
李承乾平靜地應了一聲,然后抬手朝房玄齡示意道:“中書令,你先來吧!”
房玄齡聞言,立刻持笏走了出來,躬身道:“啟稟太子殿下,臣歸納總結了一部分改革方案,請太子殿下決斷!”
“好,中書令且說!”
“通過諸位大臣上奏的內容,我們基本確認了以下改革。”
“一,重要地域保留,揚州,涼州,太原和幽州四大都督府。”
“二,在沿邊設置兩級都督府,如中級都督府和一般都督府。涼州,是中級都督府,其他是一般都督府。保留十個,原來的四十個,一概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