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正因為李承乾的崛起,讓他看到了一條不同以往的路。
如果按照他最開始的設想,哪怕自己過得‘委屈’一點,也可以成為歷史上少有的明君。
但李承乾崛起之后,他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只需要靠兒子的襯托,他就可以成就千古明君。
所以,他腦中醞釀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卻聽他平靜而淡然地道:“朕登基的這幾年,上奏的官員都說,政治領袖當乾坤獨斷,以此展示自己的權威,不可以把權力交給自己的臣子。”
“也有人說,應該炫耀帝國武力,出兵討伐四方蠻夷。”
“只有魏征勸朕,要放棄武力,用文官治理國家,這樣國家安定,四夷自然歸服。”
“后來朕采納了他的建議,而今天下承平,百姓安居樂業,多虧朕相信了魏征”
“陛下想說什么,就盡管說吧,這些話,你之前就已經說過了!”
面對李世民的馬屁之言,魏征一點也不感動,而是直接了當的朝他提醒。
因為李世民能屈尊降貴的說這些話,肯定是別有用心的。
果然,李世民聽到魏征的提醒,尷尬地看了眼蕭瑀和楊師道,然后依舊笑呵呵地道:“朕的意思是,朕能信任你們這些臣子,你們又不辜負朕的信任,功勞不該只是朕的!”
“陛下知人善用,敢于納諫,古之明君也不過如此,臣等無不欽佩!”楊師道笑著朝李世民恭維了一句。
蕭瑀也隨聲附和道:“如今突厥破滅,四海升平,都是陛下的威望和恩德,我們不過盡了些許綿薄之力而已。”
“不,其實除了朕和眾臣,還有一人不能忽視。”李世民搖頭說道。
魏征眉毛一擰:“陛下說的莫非是太子?”
“不錯!”
李世民笑著點頭道:“朕說的正是太子!”
“這”
三人聞言,不由互相對視,面面相覷。
很明顯,他們似乎都沒搞清楚李世民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雖然李世民也不是第一次在臣子面前故弄玄虛,但李世民與李承乾的矛盾,那可是由來已久的事情。
哪怕父子倆的矛盾從未在世人面前公開化,但只要了解一點這對父子之間發生的事,就能了解這對父子的所有矛盾。
因此,當他們三人聽到李世民主動承認李承乾的功勞的時候,他們三人下意識想到的就是這里面有問題。
卻聽李世民感慨似的道:“其實,最近這段時間,朕想了很多,特別是關于太子的事。不知你們有沒有發現,自從太子大病初愈后,就跟變了個人一樣。”
“有人說,太子是仙人轉世,也有人說,太子有個仙人師父,更有甚者,有人將太子推崇為當代圣人!”
轟隆!
此言一出,整個甘露殿為之一震。
特別是魏征,就連一向淡定的他,都被李世民這話震得雙目圓睜。
而蕭瑀和楊師道,也被這話震驚得滿臉不可置信。
要知道,前面兩個說法,還可以當作胡說八道,后面一個說法,簡直就離譜。
什么是當代圣人?
陛下難道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
然而,李世民并沒有在意他們現在的震驚,又自顧自地侃侃而談道:“如果朕記得沒錯,老子《道德經》中有一句話,講的是,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意思是圣人沒有固定不變的志向,而是以百姓的心里愿望為自己的心里愿望。”
“你們說,太子這幾年,是不是很符合圣人之心啊?”
“他在江陵,為百姓求得神種,發展商業,讓百姓豐衣足食,又去朔方,平定叛亂,讓百姓遠離戰火,后來回到長安,又為百姓祈雨,解決天災困苦。再后來,改革科舉,提倡新學,讓天下百姓,人人都可以讀書寫字。真正做到了他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你們說說,如此太子,夫復何求啊?”
“這”
三人聞言,無不動容。
就連魏征都對李世民這番話挑不出任何毛病。
說實話,李承乾做的那些事,真的可以說是古今第一太子。
然而,李世民的話依舊沒有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