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是扶余人建立的一個北方政權。
自兩漢南北朝以來,一直都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或接受冊封。
可到了隋文帝時期,高句麗便屢屢挑戰中原王朝的宗主國地位,不但‘驅逼靺鞨,禁錮契丹’,出兵入寇遼西,而且南征新羅和百濟,大有強力擴張的架勢。
而這種囂張的行徑,自然讓中原王朝很是憤怒。
畢竟蕞爾小國,竟然也敢藐視天朝權威,企圖稱霸一方?
這當然無法忍受。
于是隋朝便先后對高句麗發動了四次規模浩大的遠征。
其中隋文帝更是發兵三十萬攻打高句麗,但因為瘟疫流行,糧草不繼和自然災害等原因,被迫撤兵。
結果這場聲勢浩大的戰爭,還沒有與高句麗真正交戰,就損失了八成以上的兵力。
到了隋煬帝時代,好大喜功的隋煬帝,更是連續三次親征高句麗,僅第一次出兵就多達一百多萬人。后兩次也都在百萬以上。
然而,結果卻出人意料的鎩羽而歸。
最后一次雖然表面上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三征高句麗竟成了一個帝國由盛轉衰的致命拐點,短短幾年后,一度繁榮的隋朝,就因為國力耗盡,民變四起而轟然崩塌。
對于楊廣來說,桀驁不馴的蕞爾小國,是他生命中的滑鐵盧,而對于代隋的唐朝來說,該死的高句麗,依舊不讓人省心。
李世民看到無舌遞過來的遼東急報,臉色瞬間就沉了下去,然后‘嘭’的一聲將急報扔在了地上,怒道:“區區蠻夷,竟敢跟我大唐玩暗渡陳倉這一套!他們把我大唐當什么了?!”
此話一出,房玄齡的臉色也變得十分難看,因為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遼東有戰事發生了。
而且,還是高句麗單方面的戲弄大唐。
這對大唐來說,絕對是無法忍受的。
卻聽李世民幾乎不假思索的朝殿外吼道:“來人!給朕將李靖,侯君集,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程知節,對了,還有太子,一同請來!”
“諾!”
殿外立刻應諾一聲,正準備轉身離開。
就在這時,一道急促的稟報聲,再次傳來:“陛下!太子邀請您去軍事學院一趟,說朝廷眾將都在軍事學院內等您!”
“嗯?”
李世民微微一愣,旋即下意識看向房玄齡。
卻聽房玄齡反應過來似的道:“啟稟陛下,據臣所知,太子在軍事學院內建造了一副巨大的沙盤地圖,是專門用來排兵布陣的。朝中不少將領,最近經常去軍事學院推演戰法,有時候都要排隊,據說在那沙盤地圖上推演戰法,除了不能流血,幾乎跟戰場作戰沒有什么區別!”
“哦?”
李世民眉毛一挑,頓時來了興趣:“你說這沙盤地圖,真有這么神奇?”
“回陛下,老臣雖沒有親眼見過這沙盤地圖,但李靖,杜如晦他們都見過,而且都十分推崇,絕對是指揮作戰的利器!”房玄齡笑著點頭道。
李世民的興趣越來越濃,來不及任何猶豫,當即就朝殿外吩咐道:“來人,備車,朕要去軍事學院!”
“是!”
殿外應了一聲。
很快,李世民就帶著房玄齡一起出了皇宮。
與此同時,軍事學院內。
李承乾拿著一根竹竿,指著前方的沙盤地圖,環顧眾將道:“遼東地區左鄰渤海,右瀕黃海,背依東北腹地,是海陸通衢的戰略要地,所以,高句麗充分利用了這一地理優勢,修建了五十八座山城,以及大量的據點。”
“而這些山城與據點,大多數分布于山,海,河交匯之地,易守難攻。也便于監控周邊的地區,確保高句麗在遼東地區的戰略縱深和防御能力。”
“此外!”
說到這里,他的目光在李靖臉上停留了一瞬,又接著道:“高句麗還通過修筑城墻,設置哨所等措施,進一步增強了其在遼東的防御力。”
“最終,高句麗在遼東地區建立了以遼東城為核心,重點營建遼東,卑沙,烏骨,蓋牟,扶余,白巖等新城的防御體系。”
“可以說,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龜殼。”
“所以,他們才敢突然對我大唐發動襲擊,而不怕我大唐短時間內報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