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承乾的反應卻出乎他們的意料。
只見李承乾詫異道:“李將軍果然不愧為兵法大家,這思路真就跟別人不一樣!”
“呵,太子殿下過獎了!”
“不,我不是在夸你!”
“那太子殿下有新的辦法嗎?”李靖似笑非笑地問道。
“如果我父皇御駕親征,我就有!”
“不是,你這是什么話?難道除了朕,別的人就不行嗎?”
李承乾的話音剛剛落下,李世民就有些不悅地質問起了他。
卻聽他笑著道:“父皇還別說,除了你,別人可真不行!”
“為何?”李世民蹙眉追問道。
李承乾笑道:“敢問父皇,中原王朝對待蠻夷,一般采用什么樣的和平手段?”
“王道教化!”
李世民毫不猶豫地說道。
李承乾笑著點了點頭,又道:“那高句麗是如何對我大唐的?”
“這個……”
李世民遲疑的看了眼房玄齡,然后若有所思地道:“武德年間,高句麗曾主動向我大唐稱臣納貢,并在國內頒布唐朝歷法,但在背地里卻阻止新羅和百濟向我大唐納貢!”
“朕繼位之初,也曾派使者調和三國,但高句麗這些年,一直厲兵秣馬,積極備戰。”
“而朕為了對付東突厥,也一直沒有顧忌遼東,這才有今日之高句麗。”
“所以說,高句麗在骨子里是輕視我大唐的!因為他們并沒有見識過天可汗的強大!甚至……”
說到這里,李承乾頓了頓,又環顧眾臣道:“我還聽說過一個謠言,在高句麗百姓心中,父皇連他們一個耨薩都對付不了!據說那個耨薩還想射瞎父皇一只眼睛!”
“什么!?”
眾將聞言,大吃一驚,不由義憤填膺。
“區區蠻夷,竟敢如此狂妄!”
“陛下!末將愿領三萬精兵,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陛下!臣的兵鋒許久沒見血了!臣誓要讓這些蠻夷見識我大唐的厲害!”
“陛下……”
眼見眾將一個接著一個的憤怒請戰,李世民卻表現得非常淡定。
只聽他平靜地問道:“朕想聽的是太子的新辦法!”
“呵呵,父皇別急,且聽兒臣把話說完!”
李承乾笑了笑,隨即接著道:“其實,從兒臣說的那個謠言,父皇應該不難看出,整個高句麗上下都是輕視我大唐的!”
“正所謂,驕兵必敗。我大唐需要他們這種輕視,才能不費吹灰之力對付他們。”
“哦?”
李世民眉毛一挑:“如何不費吹灰之力?”
“回父皇,之前我曾提出一個辦法,那就是讓高句麗使者來大唐后,打聽清楚情況,再決定是否與高句麗全面開戰。”
“而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還得到了一個消息,那就是高句麗國內的勢力關系,已經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了。”
“這……”
李世民與眾臣聞言,不由再次面面相覷。
此時此刻,他們才算真正見識到錦衣衛的強大。
而李承乾的所有情報,幾乎都是錦衣衛從各個渠道搜集而來的。
卻聽李承乾繼續道:“想必父皇與重臣都知道,高延壽,李思遠他們來大唐,是為了求購我大唐的武器裝備的,其目的是為了篡權奪位,結果還沒等他們開始施展計劃,國內的叛亂就被鎮壓了,以至于他們也被我扣壓在了大唐。”
“另外,還有一件事,就是那個叫淵蓋蘇文的人,據說他已經成為了高句麗最大的權臣,連高句麗王都要忌憚他幾分。”
“自古以來,君臣之間的關系是最復雜的,我們先不管其他,就說淵蓋蘇文與高句麗王對我大唐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