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武不為所動的說道。
老者心頭一動,不由地道:“王上的意思是?”
“請伯父幫我除掉淵蓋蘇文!”
“什么!?”
老者聞言,大吃一驚。
卻聽高建武又沉沉地道:“淵蓋蘇文想要欺騙大唐,但大唐沒那么容易欺騙,我相信他的計劃絕不會成功,而我們,正好可以利用此機會,除掉他!”
“可是,王上怎么知道淵蓋蘇文的計劃?”
“呵,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高建武冷冷一笑,隨即從地上緩緩站了起來道:“我才是高句麗的王!”
另一邊,長安,東市酒館內。
房玄齡聽到高臺那邊傳來的對話,連忙朝李世民進諫:“陛下,如果淵蓋蘇文真的志在新羅,我們倒不必急于與高句麗開戰,等新羅消耗一部分高句麗的國力,我們再出兵討伐也為時不晚。”
一旁的劉洎也隨聲附和道:“是啊陛下,淵蓋蘇文若想攻打新羅,必定擔心我大唐討伐他,如果我大唐暫時放棄進攻高句麗,必定讓淵蓋蘇文自以為安全,從而全力攻打新羅,屆時,我們可以坐收漁人之利!”
“陛下,兩位大人所言甚是,讓高句麗人與新羅人互相爭斗,我們不僅可以休養生息,還能換回那些前隋漢人,以成天下民心,兩全其美!”
“是啊陛下,我們只需暫時隱忍,就可以得到諸多回報,何樂而不為啊?”
“陛下,臣等附議!”
隨著房玄齡與劉洎的話音落下,李世民身后的大部分文臣,全都紛紛附和。
而李世民則面無表情的看了他們一眼,淡淡道:“新羅是我大唐的藩屬國,一直朝貢不斷,你們現在卻讓朕放棄我大唐的藩屬國,這是什么道理?若是任由高句麗攻打新羅,以后還有誰會依附我大唐?”
“另外。”
說著,李世民的眼神越來越冷冽,直看得包括房玄齡在內的眾文臣頭皮發麻。
卻聽他繼續道:“高句麗才剛剛攻打我大唐,邊境死了多少人,你們知道嗎?一句誤會就完了?嗯?”
此話一出,眾文臣無不臉色一白。
只見李世民二話不說的就離開了酒館,徑自朝高臺方向走去。
與此同時,李泰正一臉嚴肅地直視李承乾,仿佛要在氣勢上壓倒這個大哥。
然而,李承乾卻一臉平靜地回望他,淡淡道:“你剛才稱孤什么?”
“嗯?”
李泰愣了一下,隨后蹙眉不語。
雖然他知道自己剛才不應該直呼李承乾的名諱,但他覺得是李承乾做錯事在先,自己也是為了警醒他才失禮的。
因此算不得什么。
但李承乾卻抓著這件事,不依不饒地道:“在宮里,你稱孤一聲大哥,孤不挑你的禮,但在外面,你應該稱孤什么?”
“李承乾!你少在這里裝腔作勢,你為太子,卻不思為國,本王為何不稱你太子,你難道心里沒數嗎!?”
李泰有些生氣地回懟李承乾道:“還有,你只是太子,還不是皇帝,憑什么替皇帝做主?還你可以替大唐拒絕,你憑什么?難道你要以下犯上嗎?”
嘩!
全場嘩然!
李泰這一連三問,直接引爆了全場。
有人震驚得目瞪口呆。
有人瞬間感覺念頭通達。
這可是大唐難得一見的大瓜啊!
特別是金宰泉等人,一個個激動得差點想要拍手交好。
要知道,他們做夢都想看到大唐內斗,而今居然真的看到了。
只見金宰泉強壓下心中的狂喜,朝李泰躬身一禮道:“越王殿下,外臣以項上人頭擔保,我國絕對會履行所有條件,甚至為了向大唐賠罪,我國特意運送了一批金銀珠寶來大唐!”
“這些都是賠償此前貿然進攻大唐,為大唐帶來的損失”
聽到這話,李泰心頭大動。
如果他能促成此事,絕對是大功一件。
因為李世民當初也曾做過類似的事情。
比如突厥兵臨渭水的時候,李世民為了不讓戰爭波及長安百姓,寧愿屈辱的與頡利可汗簽訂和平條約,也不肯跟頡利在長安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