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請以民生為重啊!”
“太子殿下!我們想要和平!”
“太子殿下.”
嘩啦啦!
隨著李泰的話音落下,周圍的百姓,學子,紛紛朝李承乾跪地乞求。
看得一旁的金宰泉等高句麗使者,無不滿心歡喜。
只要大唐同意與高句麗和平相處,他們的計劃就成功了。
但李承乾面對周圍此起彼伏的乞求聲,卻依舊不為所動。
只聽他語氣平靜地道:“越王,你錯了。”
“哼!”
李泰冷哼一聲,旋即不屑地道:“如果阻止一場戰爭,讓百姓免遭戰火也是錯,那本王寧愿一錯到底!”
“好!越王殿下說的好!”
劉元聞言,立刻高聲附和。
其余越文館學士,包括裴遷,張文瓘,也紛紛朝李泰附和。
“越王殿下仁德!”
“越王殿下為國為民,真乃我大唐賢王也!”
聽到這些稱贊聲,李泰的信心頓時高漲。
很明顯,他給自己建立的‘為國為民’人設,在這一刻算是成型了。
但李承乾接下來的話,直接讓他剛剛建立的人設,瞬間崩塌。
卻聽李承乾不疾不徐地道:“孤阻止高句麗和談,并非是一心想要發動戰爭,而是孤知道,高句麗和談是假的,并非是真心求和”
“你胡說!”
李泰聞言,當即怒不可遏的反駁道:“金宰泉他們明明已經表達了高句麗的誠意,你憑什么說這不是真心求和?”
“若真心求和,為何三番四次挑釁我大唐?還拿前隋漢人的京觀說事?若真心求和,這場比文招親是什么意思?我們若答不出來那些問題,越王知道意味著什么嗎?還有,他們為何只后退二十里,上貢十年,不起兵戈,越王真的明白嗎?”
“我”
李泰被李承乾這些問題問得目瞪口呆,六神無主。
很明顯,他根本沒有去深究金宰泉提出的這些條件,只是覺得,高句麗主動求和,對大唐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而李承乾卻不這么認為。
卻聽他繼續聲色俱厲地道:“你也不用腦子想想,高句麗先對我大唐發動突襲,然后又派人主動求和,這難道不是在試探我大唐的底線嗎?如果我大唐因為一時的利益而放棄對他們的報復,他們會怎么做?”
“我告訴你,他們會得寸進尺!”
“而十年時間,剛好夠他們吞并新羅,甚至百濟,等他們完全吸收新羅,百濟的國力,他們就可以再次與我大唐為敵。”
“等到那時候,你再用腦子想想,這是何等強大的高句麗?恐怕不弱于當年的東突厥吧?”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然后目光冷冽地看向李泰,又厲聲呵斥道:“越王因一時的婦人之仁,而使國家和百姓遭受滅頂之災,也敢說為國為民?!”
嘩!
全場嘩然!
混亂,無比的混亂,仿佛快要控制不住局面了。
有人仿佛被踩了尾巴,瘋狂謾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