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短時間內,他們都承認是我大唐的子民,也服從我大唐皇帝的領導,但時間若長了呢?他們還會真心臣服嗎?”
“你的意思是,想要在海外之地,建立一個大唐朝廷?”李世民是何等的聰明,一聽李承乾的話就反應了過來:“就像長安和洛陽一樣,在海外設立陪都?”
“不錯!”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簡單,李承乾直接就承認了:“在兒臣的設想里,大唐一旦拓展海外,必須建立四京兩閣一軍的政治體系!”
“四京,兩閣,一軍?”
李世民眉頭一皺,隱隱有些感興趣地道:“這是什么政治體系?”
“回父皇,所謂四京,就是建立四個跟長安一樣的行政都城,除了重大政令,一般政令由四京的三省六部發布!”
李承乾耐心解釋道;“而三省六部,又由內閣領導,沒有決策權,只有執行權。”
“至于內閣,則直接向皇帝負責,皇帝掌控國防部,也就是所有軍隊的調動權,必須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聽到這解釋,李世民眼睛大亮,心說這不就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權力巔峰嗎?
可是,這逆子會這么好心?
卻聽他又強壓下心中的期望,不動聲色地道:“這跟稚奴又有什么關系?”
“回父皇,你覺得稚奴怎么樣?”
“什么怎么樣?他可不是你的對手!”
不得不說,人心中的成見就是一座大山。
當李世民覺得李承乾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時候,無論李承乾怎么解釋,即使現在他已經告訴了李世民自己的想法,李世民依舊懷疑他心懷不軌,在算計他的弟弟
當然,他也確實在算計他的弟弟。
不過他的這種算計,可不是李世民想的那樣狠辣無情,而是基于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前提,做出的最優算計。
畢竟李治這家伙對瘸子,乃至瘸子的后代都還不錯,他也沒必要對李治像對李泰那樣無情。
人嘛,算計來算計去,不過都是為了自保,又不是毫無人性。
所以李承乾對李治的安排是,讓他在別的地方發光發熱。
卻聽他又一臉和煦地笑道:“父皇多慮了,兒臣對稚奴只有哥哥對弟弟的愛,并沒有將其當作對手!”
說到這里,又朝李世民擠眉弄眼道:“另外,兒臣覺得稚奴特別聰明,如果我跟青雀都廢了,你選他當太子,我都覺得再合適不過了”
李世民聞言,瞳孔猛地一縮,不由得惱羞成怒:“你在胡說八道什么!朕從未有過立稚奴的想法!”
話雖如此,但李世民心中已經震驚得無以復加了。
因為他突然意識到,眼前這個兒子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可怕。
如果李承乾剛才的話不是玩笑話,而是一種試探,或者一個陽謀,那說明什么?
說明他早已經洞察了全局!
這世上最讓人害怕與破防的,不是謊言,而是事實。
其實在回宮的路上,他就對李承乾與李泰這對兄弟極度失望了。
那么,在這種情況之下,他自然而然的就將心思落在了李治身上。
可別小看李治現在不過才三歲。
但李世民的識人本事,那可是寫進歷史書的。
他早就發現李治這小子的聰慧了。
可皇子聰慧,不一定說明他可以勝任皇位,就好比李世民后期嫌棄李治一樣。
當皇帝,不僅要聰明,還要有人君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