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的山間大地上,一片銀裝素裹。
仿佛一夜之間,什么都沒發生過一般。
此時此刻,唐軍營地一片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陛下!”
唐軍大營的中軍帳內,眾文武也面帶笑意地朝李世民行禮。
遼東城的陷落,對遼東境內的其他高句麗守軍,絕對是一大打擊。
而對此次出戰高句麗的唐軍來說,則是一次里程碑似的勝利。
因此,李世民的心情很好,在遼東城之戰結束的第八天,就召集眾將商議,進攻遼東城東北面的白巖城。
卻聽李世民率先開口道:“諸位,白巖城是高句麗西部重鎮,城高地險,易守難攻,白巖城守將孫代音,也是一位擅長守城的大將!”
說到這里,李世民又走到沙盤地圖前,指點道:“你們看,這里是遼東城,這里是白巖城,此二城互為犄角,控制著太子河水道,如果我們要東進,必須拿下白巖城。”
“陛下,這次就讓末將來主攻吧!”李孝恭第一個便站了出來。
但李世民卻沒有表態,而是看向其他將領,道:“你們可有拿下白巖城的策略?”
“回陛下,依臣之見,上兵伐謀,攻心為上,原本遼東城與白巖城互為犄角,難以攻破,但我們利用火器,成功拿下了遼東城,士氣正盛,而白巖城沒了遼東城作為策應,也很難應對我唐軍的進攻,故而.”
長孫無忌說到這里,又沉沉地道:“臣的想法是,不如先派人去勸降孫代音,讓他知道自己現在的處境,這樣的話,我軍也能避免在冬日作戰,消耗過大。”
“這個.”
李世民遲疑了一下,似乎沒想到長孫無忌會讓自己勸降,不過,仔細一琢磨,這倒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如果真能說動孫代音投降,那對大唐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卻聽李世民若有所思地道:“諸位愛卿以為如何?趙國公的這個提議,是否有可行性?”
“回陛下,臣覺得沒必要,我軍士氣正盛,應當以雷霆之勢,橫掃高句麗,這樣才能讓他們明白,天朝上國的尊嚴,不可侵犯!”尉遲恭直接表示反對的道。
程咬金也隨聲附和道:“是啊!我們有火炮,還有能夠移動的高臺,根本不用擔心攻城,只需要向前推進就行!而且,從遼東城之戰就能看出,那些高句麗將士視死如歸!就算我們派人去勸降,也不可能成功!又何必浪費時間,給他們準備迎敵的時間?”
“這個.”
眾文武聽到這話,不由面面相覷。
雖然程咬金這個人,戰場謀略一般,但腦子絕對不笨,所以,他的考慮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而李世民聽完他的這話,也陷入了沉思,隔了片刻,才轉頭朝侯君集道:“兵部尚書以為如何?”
“回陛下,臣的意見與趙國公一致,也覺得上兵伐謀,該招降的時候,還是要招降,以免我軍做不必要的消耗。”
侯君集拱手一禮,隨后又話鋒一轉:“當然,尉遲將軍與程將軍的意見,也是需要考慮的。但是,臣想說的是,火炮不是萬能的,遼東之戰之所以能用火炮攻下,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們此前已經大量消耗了遼東城內的防御資源,二個是出其不意,天公作美。”
“如果是開戰之初,我們就用火炮攻城,我覺得效果絕對沒有最后階段的效果好。”
“另外,火炮的缺陷也很明顯,一個是射擊距離短,二個是火藥彈容易受潮,無法在復雜的環境中使用。而白巖城瀕臨太子河,水汽充足,不利于火炮長時間正常使用。”
“這個.”
聽到侯君集的分析,眾文武再次面面相覷。
不得不說,侯君集跟李靖學習兵法,還是學了點東西的。
至少李世民對他這番分析,還是頗為認可的。
只見李世民微微頷首,隨即環顧眾臣道:“朕覺得兵部尚書此言有理,但朕也深深地吸取了楊廣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所以,朕決定做兩手準備,一方面派人去勸降孫代音,一方面制定攻城戰術,調集糧草,進駐太子河,隨時準備攻城!”
“陛下圣明!”
眾文武聞言,立刻異口同聲。
很快,唐軍大營就開始運轉起來了,將士們的士氣依舊高漲。
與此同時,白巖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