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要不”
金順聲音發顫,話沒說完,就被楊萬春冰冷的眼神打斷。
可楊萬春剛要開口,城墻下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只見幾名守軍拖著一個渾身是傷的人跑上城樓,那人懷里還緊緊抱著半塊染血的胡餅,正是之前試圖突圍求援的士兵。
“將軍.援軍烏骨城的援軍被李靖帶兵截殺了.全沒了.”
士兵氣若游絲,說完便頭一歪,沒了氣息。
這消息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徹底壓垮了守軍的意志。
城樓上有人扔掉兵器,蹲在地上低聲啜泣。
更有人偷偷往城下張望,眼神里滿是動搖。
“將軍!您快拿個主意啊!”
金順的哭喊再次傳來。
楊萬春依舊沒有理他,只是低頭看向城樓下。
李承乾正騎在馬上,目光平靜地望著城樓,仿佛在看一件即將到手的獵物。
他身后的玄甲騎兵整齊排列,手中的長槍在陽光下泛著冷光,而那些黝黑的鐵管,已經齊刷刷對準了城墻。
楊萬春的心臟像是被一只無形的手攥緊,窒息感撲面而來。
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
若是頑抗,那些鐵管里噴射出的火焰,會將整個安市城化為灰燼。
若是投降,他半生的威名,便會毀于一旦。
可他看著城樓上瑟瑟發抖的士兵,聽著遠處百姓的哭聲,又想起方才那個死去的哨探。
淵蓋蘇文的援軍已經被截殺,安市城已成孤城,再抵抗下去,不過是徒增傷亡。
他突然覺得無比絕望。
這種絕望,不是因為唐軍的人數眾多,也不是因為安市城即將失守。
而是因為他終于看清,高句麗與大唐之間的差距,早已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器物與謀略的天壤之別。
李世民不會用火器,是大唐的幸事,卻是高句麗的不幸。
因為這給了李承乾機會,讓他將火器打磨成了無堅不摧的殺器。
如今,這殺器對準了安市城,也對準了高句麗的未來。
“將軍.”
金順還在哀求。楊萬春深吸一口氣,緩緩松開了緊握的青銅劍。
劍“當啷”一聲掉在地上,聲音在寂靜的城樓上格外清晰。
他閉上眼,腦海中閃過去年李世民撤軍時的狼狽模樣,又閃過方才李承乾冷冽的笑容。
“開城門吧。”
他的聲音嘶啞,帶著一絲無力的疲憊:“為了城中的百姓,降了。”
金順猛地抬起頭,眼中滿是難以置信,隨即又化為狂喜,連忙轉身朝著城下大喊:“開城門!我們降了!”
城門緩緩打開的那一刻,楊萬春睜開眼,望向城下的李承乾。
他看到李承乾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那笑容里沒有勝利的狂喜,只有一種一切盡在掌握的從容。
楊萬春突然明白,從李承乾帶著這些新式火器來到遼東的那一刻起,安市城的命運,就已經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