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去倭國,順手就滅了【求月票】
平壤城的硝煙尚未完全散盡,大同江上的唐軍巨艦仍在緩緩巡航,艦舷炮口的余溫還在。
李承乾在裴行儉、高延壽等人的簇擁下,踏上了曾經屬於淵蓋蘇文的大對盧府。
府內塵埃落定,唯有樑柱上未乾的血跡,還在無聲訴說著昨夜的激戰。
他抬手示意眾人落座,目光掃過殿中諸將,沉聲道:
“平壤既破,高句麗之局需速定。今日召諸位前來,便是要議一議戰后安置與東疆長遠之策。”
話音剛落,裴行儉率先起身:“殿下,如今淵蓋蘇文被擒,城內殘余勢力雖已潰散,但民心未穩,糧荒未解,需先固根本。”
李承乾微微頷首,指尖輕叩案幾:
“孤已有決斷。傳孤命令:即刻開啟唐軍隨軍糧倉,按戶分糧,每戶先予三石,解燃眉之急。”
“另外,派遣隨軍軍醫,醫護兵,遍歷街巷,救治傷患,無論軍民,一視同仁。”
說到此處,他看向一旁的高延壽,語氣多了幾分鄭重:
“高將軍,你本是高句麗舊臣,熟知本地風土人情。”
“孤任命你為安東都護府副都護,領平壤刺史,賜爵樂浪郡公,總領高句麗舊地民政,負責編戶齊民、恢復農桑。”
“你需記住,如今此地已是大唐疆土,百姓皆是大唐子民,切不可再分彼此,若有官吏苛待百姓,你可先斬后奏。”
高延壽聞言,當即起身叩拜,聲音帶著幾分激動:
“臣謝殿下信任!定不負殿下所託,必讓遼東百姓安居樂業,不復戰亂之苦!”
他曾被李承乾逼著為大唐繪製高句麗堪輿圖,后被李承乾放回高句麗當間諜,本打算就此逍遙。
可他心知李承乾的厲害,也知淵蓋蘇文囚禁了高句麗王,故而下定決心舉兵反抗。
不管這中間有多少小九九,最終皆因淵蓋蘇文弒君而堅定。
如今得李承乾重用,既能報舊主之仇,又能為百姓謀福祉,心中再無半分疑慮。
“將軍請起!”
李承乾扶起高延壽,又看向殿外候命的李思遠,道:“李主簿。”
“臣在!”
李承乾喚出李思遠的名字,見他快步入門行禮,便沉聲道:
“你潛伏敵后,功不可沒。擢升為安東都護府長史,賜爵白江侯,賞千金。協助后續鎮守將領操練兵馬,防范周邊殘余勢力反撲。往后遼東軍務,你需多費心。”
“臣謝太子殿下提拔!”
李思遠驚喜交加,伏地叩首:“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能一躍成為都護府長史,深知這是李承乾對他的莫大信任,心中也早已暗下決心,要以戰功回報這份知遇之恩。
而在場的眾將,無不面面相覷。
這兩個高句麗降臣竟得如此重用,實在出人意料。
唯有裴行儉等心腹明白,這是太子的制衡之術。
讓高句麗人治理高句麗,既安撫人心,又互相牽制。
安置好民政與軍務副手,李承乾話鋒一轉,目光變得愈發深邃:
“遼東之地,背靠大唐,面朝東海,戰略位置至關重要。若想長治久安,必須有一員猛將坐鎮。孤思來想去,唯有一人可當此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