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些起義的奴仆基本上都是最底層,與奴隸一般無二的奴仆。
在他們之上的那些豪奴,管家打手家丁長隨副小姐們,日子其實過的很好。
經過各地苦主們的指認,以及交叉審問之下的互相攀咬與自述。
但凡是犯過事的,統統都上刑臺。
既然揮舞起了掃帚,那就干脆一次性的清掃干凈。
一直持續到了日落西山,方才告一段落。
雖說很喜歡蘇州的一眾園林,可工作還是要繼續下去。
修整了兩日,林道繼續東行,來到了松江府。
流程與之前都一樣,沒什么好多說的。
林道直奔華亭縣,去尋徐家。
據傳,曾經的內閣首輔徐階,給家族留下了足足四十萬畝的土地。
林道來徐家想要問問,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就問問你們家憑什么有四十萬畝地!
可惜徐家沒人,家族眾人早已經逃之夭夭。
據留守的老仆供述,家中大部分人去了南方,還有人則是坐船去了京城等地。
林道一路上動靜這么大,有點腦子的士紳官吏,能跑的全都跑了。
松江府這里,暫時做主的竟然是當地的幫會與衛所。
大軍剿匪,收繳土地,重定戶籍,組建府縣衙門,招募人手編練松江營。
忙碌了一番,繼續南下。
一路過嘉興,杭州,紹興,寧波,最終抵達金華府。
金華府下屬有個縣,名字叫做義烏。
“這里就是義烏了。”
林道環顧四周,心頭略有感慨。
幾百年后,這里是世界聞名的小商品中心。
那個時候,還有多少人記得,這里曾經是戚家軍的主要兵源地。
戚家軍,大概是明朝最能打的一支軍隊。
他們在的時候,大明平穩如山。
無論內外皆是敬畏。
可這么一支強軍,沒倒在敵軍的刀下,卻是因為追討欠餉,被文官們被除掉了。
‘校場發餉,莫帶兵甲。’
千年歷史長河之中,都是極為罕見的笑話。
本國的文官們,把自己國家的主戰軍團給干掉了。
而且還屠了兩次。
皇帝或許不知情,可對于皇帝來說,不知情就是最大的罪過!
“大明不亡,天理不容。”
“至少義烏人,應該是期盼大明滅亡的吧?”
義烏山脈密集,到處都是山丘,田地稀少。
主要是以山民與礦工為主。
山民與礦工身體素質上佳,再加上這里民風彪悍,常逞血氣之勇,群架毆斗更是家常便飯。
以軍紀約束,嚴加訓練的話,是非常優良的兵源。
不僅僅是義烏,處臺溫各地情況類似,當地人口都很合適征兵。
“編練新軍。”
望著眼前眾多山脈,林道緩了口氣。
“這里的男丁,種地都沒地方種。”
“與其窩在山谷里械斗,不如跟著我去打韃子!”
“為你們的前輩們,報仇雪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