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顧慮也是有的。
“同時進行兩場大戰。”
“大唐的國力,恐有不逮。”
林道這里,毫不猶豫的開口允諾“戰爭開支,我來支付。”
“哈哈哈哈~”李二鳳大喜過望“多謝子厚兄相助!”
對于林道來說,武德時空已經差不多定型。
這方時空的未來,最大的可能就是世界島的大唐,與殷商故土的新唐相爭。
他沒興趣參與,想要再去新時空。
新時空的傳送門一直沒出現,就意味著還有事情沒辦完。
仔細考慮之下,就只剩吐蕃與西域了,頂多再加個西突厥。
打平這些地方,估計也就差不多了。
再之后,這里將會成為林道的一處商品傾銷市場。
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可以傾銷商品。
各處時空生產的衣物鞋襪帽子,可以賣到大唐來。
豐收之后多余的糧食,也可以賣過來。
最重要的是道路交通。
大唐的疆域將會變的極為廣袤,甚至會進入遙遠的大食。
現在還可以依靠唐直道與自行車。
以后就可以發售鐵路與蒸汽機車。
想要科技進步,有的是生意做。
有林道承擔恐怖的軍事開支,李二鳳毫不猶豫的動用大軍。
麾下名將,更是大都被帶上出征。
三百年了。
中土丟失西域已經三百年了。
光復西域這等大事,每一個參與者都會與有榮焉。
如此龐大規模的戰事,因為不需要攜帶物資,安排糧道,籌備時間大幅度縮短。
主要就是征調各地府兵。
來自各地的府兵,浩浩蕩蕩的通過唐直道前往涼州。
他們在涼州集結,之后兵分兩路分別出陽關與玉門關,前往天山南北。
一路上的各個小國,都是一戰而下。
大部分的小國,全國的人口加起來,都沒有唐軍的戰兵多。
李二鳳親自帶領南路唐軍,沿著天山南麓行軍,一路橫掃。
而不甘心被李靖比下去的李世勣,現在叫做李勣了,因為要避諱李世民的世字。
他帶領北路唐軍,走北線。
李勣玩了把大的。
學李靖搞千里奔襲,帶著數萬鐵騎殺到了遙遠的金山腳下,直接端掉了西突厥的王庭!
消息傳來,李二鳳都紅眼了。
南北都有人跟他搶滅國之功。
北邊的李勣奇襲西突厥,南邊的李靖也是橫掃吐蕃。
出征在外,將自己當做將軍而不是皇帝的李二鳳是急眼了。
直接分兵再分兵,讓眾將各自帶一批人馬分路各處去打滅國之戰。
尉遲敬德,羅士信,王君廓,程知節,秦瓊,侯君集,李神通等人皆有滅國之功。
在大唐當將軍,沒個滅國之功,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至于李二鳳,則是在林道的勸說下,跑去打一個實力弱小到,比不上中土一個縣,毫不起眼的樓蘭國。
李二鳳不明白,為何要他親自來打這么一個小國。
而林道的回應很簡單。
“再不打,就沒機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