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安排一下人手。”
林道囑咐施耐庵“羅貫中的家人,一起送回去。”
施耐庵放下筷子,起身拱手行禮“領命。”
吃過早飯,林道繼續外出逛。
不過這次不是在城內,而是去了城外鄉鎮村莊。
以收購農產品的名義,在各地進行調查。
調查的結果,直接關系到,林道來江南之后如何安排行事。
城里的已經調查差不多了,表現的很是讓人失望。
絕大部分的士紳巨富商賈讀書人,或是蒙兀人的幫手,或是同樣殘酷壓榨平民百姓。
他們醉生夢死,享用百姓血食,卻毫無為百姓們辦事的心思。
林道瞧不上他們,以后帶著大軍過來,自有安排。
他是絕對不會像是老朱那般,進行妥協的。
肉爛了不挖掉,一直留著只會蔓延到全身。
而挖爛肉最好的時機,就是開國之時。
錢塘縣的一處鄉鎮村莊外,林道仔細打量著田地里的莊稼。
遇到穿越門之前,林道對于莊稼的認知,主要集中在碗里。
到了如今,他對莊稼的認知,卻是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沒辦法,民以食為天。
“帶殼的話。”
“一畝得有三百斤。”
江南的紅壤地,一畝三百斤左右的產量,絕對是笑傲這個時代。
與此同時,北方的畝產才一百多斤。
這也難怪明清時期,漕運被認為是天下間一等一的大事。
林道蹲在田壟上,認真打量著眼前的麥穗。
沒有他在現代世界的屏幕里,見到的那種沉甸甸的模樣。
甚至有不少的殼都是癟的。
林道懂,這是缺肥料。
磷肥與鉀肥都缺。
磷肥還有些路子可以弄,但是鉀肥
中土是真的缺。
而相應的礦產,還是富礦的礦產,漢唐時期的西域,甚至此時蒙元都有。
可明朝的時候,卻是成了看而不得的奢望。
明朝沒能徹底滅掉蒙元,沒能奪取曾經蒙元的疆土。
開疆拓土的精銳大軍,最后竟是毀于內耗,以及蠢貨皇帝與心機大臣之手。
只能說是個悲劇。
林道自然不會犯下這等錯誤。
他不但要拿下蒙元的疆域,還要盡可能的拓展出去!
生存空間從來都不是省出來的,都是刀槍砍出來的。
思緒之間,幾個農夫扛著鋤頭過來,目光警惕的打量著他。
拍拍手,林道起身“這里的稅賦怎么收?”
農戶們不清楚他的身份,看他氣度不凡,一時之間畏畏縮縮不敢言語。
林道掏出了幾張寶鈔遞過去。
“說實話。”
農戶們的實話,堪稱觸目驚心。
蒙元稅賦,明面上并不高。
最低的時候,官方標準只有每畝地收三升。
后世就有人,以此為根據,說蒙元是蒙冤,壓根就沒有暴政云云。
對于這種論調,聽過了笑笑就過了,思緒正常的人,都不可能去相信。
就像是明文禁止收取高價彩禮,可誰娶媳婦不掏一大筆的?
明面上的稅賦不高,可附加的征收高啊。
首先就是鼠耗與船耗,就是運輸賦稅的附加費用,這些也要農戶們出,通常都是正稅的兩倍以上。
此外還有從行省,到路,到府,到州,到縣的各類苛捐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