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下來,通常都是正稅的十倍以上。
這些一算下來,差不多半石沒了。
然而這還沒完,實際上這只是開始。
收稅的那些稅吏們,熟練使用淋尖踢斛等等手段之下,每畝地得被敲去一二斗。
再算上留下的種糧,基本上就沒了一石。
在北方,對于當地百姓們來說,這就等于是顆粒無收。
付不起賦稅從而破產,舉家賣身大戶成為奴隸,成了唯一的選擇。
這也是為何,紅巾軍在北方發展迅猛的主要原因。
反正都是活不下去了,反抗暴元總比世世代代為奴為婢好。
南方的畝產量更高,看似應該比北方生活更好。
可實際上,真正針對農戶的殺招還在后面。
真正的殺招,是包稅制。
色目商人,承包了各級的賦稅征收。
他們提前將賦稅錢糧,交給了元廷上下。
這并非是他們要做義民,而是為了賺的更多。
做過生意的人都知道,做生意是為了賺錢,賺更多的錢。
色目商人承包稅收,為了回本以及賺取更多的利潤,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南方更是重點壓榨對象。
根據林道的了解,這里的自耕農最多五年就會破產。
因為實在是付不起。
不僅僅是糧食,蒙兀人與色目人,在所有能撈錢的地方,都是如此。
像是鹽稅。
蒙元開國僅僅幾十年,鹽稅就暴漲了三十倍。
這還算官面上的,實際上到了民間,還要在這個基礎上,再增加數倍。
茶稅更慘,南方的茶農全部破產。
高達百分之一百的茶稅,外加色目人與漢人茶商勾結壓價,哪怕是去借利錢也扛不住。
還有商稅。
南宋時期,就有人詬病商稅太高,朝廷無道,與民爭利什么的。
可到了蒙元這兒,商稅比起南宋直接暴漲二十倍!
各地的鋪子,除了擺地攤的之外,所有的商鋪都是在大戶勛貴的名下。
哪怕是擺地攤的,入城的時候,也得繳納一筆高昂的城門稅。
了解了當地的情況,林道問了句。
“你們做佃戶(農奴)能活下去嗎?”
“婚喪嫁娶,逢災遇病怎么辦?”
農夫們沉默了。
過了好一會,才有人開口回應。
“家里若是有女兒,就換親。”
“若是沒有,就等主家打發婢女出來。”
換親不提,主家打發婢女,就是紅樓夢里經常提到的,丫鬟們最為害怕的‘拉出去配小子’。
“上個月,王員外家里就發了個婢女出來。”
“是夫人發出來的,說是勾引老爺,被配給了一個三寸丁。”
“嘖嘖~~~”
“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
一旁的施耐庵,心頭微動記下了此事。
“若是生病,那就扛著。”
“實在扛不了,那就是命。”
“之前家里還有幾畝薄田,為了生病的阿爺治病買藥,借了寺里的利錢。”
“阿爺死了,田也被寺里收走了,一家老小只能是給王員外做佃戶。”
聽到此處,林道蹙眉。
“寺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