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倒是悍勇。”
過橋而來的林道,見著大批契丹士卒,手中舉著盾牌往前沖。
人群之中,不是綻放出奪目的光芒,伴隨著驚雷般的轟鳴聲響。
這些遼軍,竟是用自己的雙腳來蹚雷。
“陛下。”
潘美觀察了一番,出言解釋“看其穿戴,不像是契丹本部。”
“當是北地漢兒,與渤海人。”
唐朝的時候,中土至強至大,大唐百姓也是跟著唐軍鐵騎的步伐,來到天下各地。
待到唐朝衰落之后,這些地方的百姓,逐漸淪為胡虜奴隸。
為了活命,為胡虜效力也就成了理所當然之事。
至于渤海國,其實就是在高句麗被大唐滅亡之后。
由粟末靺鞨等靺鞨各部,與高句麗遺民所建立的國度。
因李隆基冊封其首領為渤海郡王,因此得名渤海國。
三十年前,渤海國為崛起的遼國所覆滅。
其土地人口,也就成了契丹人的所有物。
一百多年后,這些人也隨著女真人再度起兵,覆滅了契丹人與北宋。
只不過由始至終,都是被利用的打手身份。
“哦。”林道恍然頷首“我還以為他們真的悍不畏死,原來是死兵。”
契丹人領教了此面向敵的鋼珠風暴后,選擇派遣奴隸們上前蹚雷。
不得不說,這是短時間內最好的辦法。
至于策馬前沖來蹚雷,契丹人可舍不得。
奴隸的地位,當然是不如戰馬。
“陛下。”潘美進言“要不要讓戰斗工兵們,再去布置一些?”
“用不著。”
這邊林道搖頭“本就是為了爭取渡河時間的措施。”
“炸的太厲害,反倒是有可能嚇跑他們。”
“放他們過來!”
隨著不在有地雷被引爆,契丹人的部落兵們,開始蜂擁上前。
他們策馬而來,向著御前班直的軍陣拋射箭雨。
裝備極好的御前班直,只需低頭即可。
而他們裝備的強弓硬弩,則是兇狠反擊。
一波波的箭矢過去,部落兵們也是成片的倒下。
遠處觀戰的耶律述律,深知時間拖的越久,后續渡河的南軍就越多。
倒時候只會更難打!
他一咬牙,派上了皮室軍。
遼史對皮室軍的記載是‘簡天下精銳,聚之腹心之中。’
實際上就是遼主的禁衛軍,遼國的御前班直。
其部主要由室韋與敵烈諸部組成。
內部以鷙鳥猛禽名稱為號,分稱鷹軍,龍軍,鳳軍,虎軍,熊軍,鐵鴿子軍,鶻軍等。
書上吹牛說皮室軍有三十萬騎。
以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來說,根本不可能。
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騎兵集結,是冒頓單于圍困劉邦,出動了四十萬騎。
這是歷史之最。
契丹人的皮室軍有三十萬騎?
這不扯呢嗎。
其真實人數,是三萬余騎。
衣甲鮮明,裝備精良,勇猛敢戰。
耶律述律也是個狠人,該投入的時候絲毫不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