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的渤海人,北地漢人,高麗人以及許多雜胡與自己都說不出部落出身的炮灰們,被驅趕著上前。
他們吶喊著,揮舞兵器頂著箭矢沖上來。
落在后面的許多人,則是在拼命將那些鐵絲網都給拖拽走。
“人可真多。”
從林道的角度看過去,眼前密密麻麻的敵軍,猶如潮水一般洶涌而來。
“總說草原上人少,這哪里少了?”
實際上從唐朝開始,草原上的人口承載量,其實并沒有什么變化,可東北地區卻是被逐漸開發出來。
那些漁獵甚至耕種的部落人口,數量上有了極大的攀升。
尤其是得到燕云十六州后,這里的糧食出產,養活了更多的人。
此時的遼國,至少有著好幾百萬的人口。
雖說在中土面前不值一提,可中土千年來一直都是世界范圍內人口最多的國家。
但凡是換個比較的對象,遼國都是當之無愧的人口大國。
區區幾萬炮灰,對于遼國來說壓根不算什么難事。
“往前走。”
林道囑咐“穩住,殺光他們!”
鼓聲伴隨著各級軍官們的怒吼,傳達來自皇帝的意志。
御前班直以百人都為基礎戰術單位,列出了最簡單的方陣。
長兵,跳蕩兵,刀盾兵,弓弩手等依次排列。
應著鼓聲緩緩向前。
唐朝軍隊是混編,各類軍種混合起來編組。
好處是能協調戰斗力,配合起來殺敵。
至于劣勢,那就是對士卒們的要求很高,得是長期訓練的職業武人才行。
這也是為何之后的宋明清幾朝的軍士,通常都以純隊為主的緣由所在。
訓練跟不上,戰斗力不行,只能是走單一兵器裝備路線。
遠處觀戰的耶律述律,也是暗自心驚。
“南軍果真強橫,竟是敢于直接硬沖!”
不退反進的御前班直,猶如巍峨的長城一般,與這些炮灰們撞在了一起。
刀槍劈砍捅刺,箭矢滿天飛。
相比起顯得雜亂無章的遼國炮灰們,御前班直明顯就是有組織。
長兵互相靠攏,用手中的兵器阻擋敵軍。
刀盾兵護衛在側,與躲過桶刺沖過來的炮灰廝殺。
跳蕩兵蹲于不斷捅刺的各種長兵之下,貓著腰過去砍殺。
后方的弓弩手,則是斜指天空,拋射箭雨。
一旦損失過大,就會有后面的都上前來頂替陣列。
而沖擊他們的炮灰們,卻是顯得很是混亂。
不少人甚至是騎著馬,直接沖向了軍陣。
各式各樣的武器,也沒有什么結陣配合可言。
從林道的角度看過去,就像是電影里那些雜亂無章,且容貌丑陋的反派們在找死
他的目光,干脆越過了這些炮灰們,看向了遠處
距離過遠,有些看不清,林道拿出了自己的望遠鏡。
這是真正的軍品望遠鏡,還得有專門的學習才能切實使用。
“皮室軍。”看著數里地之外,正在集中的一群群騎兵,林道連連頷首“好大的名頭。”
林道選擇的渡河地點,其實是一處高粱河的彎曲部。
渡河的御前班直,正處于這處彎曲部的兜里。
其兩端的直線距離,大約有六七里地。
這種特殊的環境下,皮室軍想要突擊,就得面對面的硬沖過來。
沒辦法依仗戰馬的速度,搞繞行襲擾這一套。
也就是說,得騎兵沖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