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思索一會兒,然后恍悟,表情已多了幾分自信。
其實鉆頭人工刻膛線的法子不是趙孝騫首創,仍是前人的智慧。
前世抗戰時期,八路軍兵工廠缺少造武器的機床,真有人用這種方法刻膛線,當然,質量肯定沒有機床刻出來的那么好,但夠用了。
“試試看,不行咱們再想別的辦法,對了,再談談待遇,你們每人每月十貫俸銀,良品率高的話,另外還有賞錢,誰贊成誰反對?”
二人驚呆了:“十貫?”
趙孝騫皺眉,難道不夠?
這二人屬于底層貧民,而大宋中產階級的家產大概一千貫以上,每月給他們十貫錢的話,除去吃穿用度,大約要十多年才能跨越到中產。
好像確實不夠。
“每月二十貫!”趙孝騫立馬加價。
對技術型人才一定要大方,喂飽了草別人才肯給自己當牛做馬。
二人再次驚呼:“二十貫?”
旁邊的張小乙看不下去了,拽住了大冤種的衣袖,苦笑道:“世子莫加了,十貫本已足夠,您看看這倆貨準備赴湯蹈火的表情……”
趙孝騫發現二人已激動得渾身打擺子,這才驚覺自己像身患糖尿病的失足婦女,給恩客的甜頭太多了。
盡管有點后悔,但尊貴的世子說出去的話不可能收回,于是趙孝騫咬咬牙:“每人每月二十貫,說好了,你們以后踏實給我辦事,有沒有問題?”
二人撲通一下雙膝跪下,感激涕零道:“愿為世子效死!”
趙孝騫黯然一嘆,果然甜頭給得太多了,都夠買他們的命了。
…………
蕭光敬被趙孝騫扔在館驛里不聞不問,倒是錢仲深這幾日總是派人匯報蕭光敬的行蹤。
這廝去州橋胡吃海塞了,這廝去御街購物了,這廝去勾欄院看戲聽曲了,這廝給一個扮女裝的男戲子打賞了不少……
嗯?好像混進了什么奇怪的東西。
趙孝騫對遼使漠不關心,按照原計劃,繼續晾著他。
他關心的是槍管里的膛線,這才是他立世的資本,保命的殺手锏。
劉阿大和孫慕僧確實對得起每月二十貫的工資,三天后,他們居然真的造出了兩根帶膛線的槍管。
趙孝騫認真檢驗后,兩根槍管都合格了。
至于其中的過程……可謂非常艱辛了,兩位大國工匠都快熬成斗雞眼了,才堪堪造出了兩根。
接下來便是其他零件的組裝,輕車熟路之下,趙孝騫很快造出了一支帶膛線的燧發槍。
算得上這個世界的第一支了,也許真正的熱武器時代由它而始。
帶上陳守等禁軍出城,趙孝騫在城外找了個僻靜無人的荒野,四百步外試槍,準頭有點偏,但射程達到了。
于是換成五百步,六百步……
帶膛線的燧發槍射程果然犀利,比原來的燧發槍的射程提高了一倍不止。
最終確定的有效射程是五百步左右,相當于前世的六百米開外。
兩軍對壘,六百步的距離,一輪輪齊射的話,足夠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了。
確定了結果后,趙孝騫由衷地舒了口氣。
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他終于有了底氣。
“陳守,回城進宮,我要覲見官家。”趙孝騫吩咐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