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好就收,切忌得意忘形。
大勝之余,趙煦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站在統治者的角度,趙孝騫攻破西夏都城,便已為大宋攢足了籌碼,接下來該跟西夏聊聊休戰止戈的事了。
挾大勝之威,命令宋軍干脆滅了西夏國,行不行呢?
當然行,有了趙孝騫的五千火槍兵,又有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戰術戰法,滅了西夏國并非完全不可能。
但,大宋會付出極重的傷亡代價,而且別忘了,北邊還有一個遼國在虎視眈眈。
大宋若因此戰而國本大損,猜猜遼國會干什么?
總不會好心來給大宋官家拜壽吧。
真當咱們是兄弟之邦了?人家是狼,來自北方的狼,要吃人的。
所以,宋夏之戰打到今日這個程度,是最符合大宋利益的,多一分少一分都差了火候。
都城被克,宋軍化整為零,多支軍隊深入西夏腹地,坐在談判桌邊,這便是大宋擺在臺面上分量極重的籌碼。
而大宋需要的,一是體面,以后每年的歲賜你們就別惦記了,不僅如此,西夏從此以后還必須向大宋稱臣。
二是疆土需求,你們占我的疆土必須退出去,我們占你們的地就不還了。
趙煦提出的條件,不怕梁太后不答應。
都城被克,城中親信官員武將基本被趙孝騫屠戮干凈了,梁太后后院著火,哪里還有心思與宋軍繼續交戰,忙著回去收拾爛攤子才是正經。
…………
趙孝騫率部破西夏都城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遍汴京大街小巷。
與朝堂諸公的反應一樣,汴京的百姓首先是表情木然,不敢置信,然后有人回過神,反復確認過后,站在大街上忘形地大吼大叫,有人失神地喃喃念叨,有人跪在地上淚流滿面。
更多的則是欣喜若狂,叫上親朋好友相邀進了酒樓,咬牙排出省吃儉用的銅錢,點酒點菜,共謀一醉。
比百姓更高興的,則是文人士子。
他們飽讀詩書,比普通人更感性,而且更善于表達這種感性。
莫說大宋積弱,但文人的心卻從來不弱,否則宋詞也不會分為豪放和婉約兩派。
軍事上再失敗,豪放派仍然樂觀且堅定,詩詞里無不放懷暢想王師北定,無不期盼朝廷頻傳捷報。
今日,捷報真的來了,而且是令人不敢置信的破敵都城的大勝。
不僅百姓們歡欣驚喜,文人們更是樂瘋了。
這是多么典型的豪放派素材啊!趕緊寫詩,填詞,各種詞牌名都用上,還要喝酒,進青樓摟著姑娘喝酒,日子再窮都要慶祝。
于是,趙孝騫的這道捷報,無意間竟刺激了汴京的經濟。
當日汴京街頭巷尾,各種勾欄酒樓青樓人滿為患,侍酒的姑娘們忙得合不攏腿,京師的酒類消耗量比平日多出數倍。
有意思的是,趙孝騫徹底紅透汴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