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談的西夏臣子告辭離開夏州城。
如今的西夏正臨驚天之變,這幾位忠于李乾順的臣子忙著趕回去輔佐君王,當然,順便也給自己搶占個好位置,朝堂洗牌意味著他們的榮華富貴也來了。
至于向大宋割讓的土地和城池,以及各種喪權辱國的條件,老實說,他們并不在乎。
梁太后是怎么死的,李乾順是怎么親政的,他們難道心里沒數?
不得不承認的是,梁太后的死,意外地促成了三方共贏。
李乾順得到了權力,大宋平息了西北邊患,遼國除掉了一個隱患。
皆大歡喜,慨當以慷,歌舞慶之。
夏州城。
當宋夏止戰的消息傳到城內城外,宋軍大營一片震天的歡呼聲。
將士們紛紛跑出營帳,跳躍嘶吼表達興奮之情。
城內的百姓也歡呼雀躍,走上街頭激動地慶賀。
對普通人來說,戰爭是他們深惡痛絕的,他們沒有亂世取利的能力,戰爭來臨只能攜家帶口顛沛流離。
這個年代的百姓,對人生的愿望其實很卑微,他們只希望自己能夠平安順遂到老,不餓不凍,不被戰爭的洪流淹沒。
夏州城內,慶賀的人群越來越多,人們慢慢聚集,不知不覺都站在知州官署門前。
看著緊閉的大門,百姓們卻紛紛朝大門跪拜下來,伏首虔誠感謝大宋的官員和將軍們終止了這場戰爭,讓百姓們得到了喘息的好日子。
朝廷的官員是誰,將軍是誰,百姓們并不認識,但他們卻很清楚,正是這幾位不認識的官員將軍,給了他們和平的日子。
跪拜過后,百姓們自覺地起身離去。
太平日子到來了,接下來,該為自己和妻兒老小的生計奔波了。
辛苦,但踏實,心間那洋溢著的小小幸福,像青春少女懷春的心事,只悄悄地從上揚的嘴角邊看出端倪。
…………
官署內,氣氛也頗為祥和快樂。
兩國停戰,趙孝騫的使命也就結束了,既然大家都在慶祝和平到來,作為一手促成此事的最大功臣,趙孝騫怎能低調?
于是官署后院,趙孝騫下令設宴。
不一定非要慶祝個啥,主要是吃席。
赴宴者,章楶,蕭光敬,種建中,折可適,宗澤,張小乙等。
日子太平了,圖個熱鬧嘛。
豐盛的佳肴端上桌,西北沒啥精致的美食,以粗獷為主,最有名的無非是羊肉,烤全羊,煮羊肉,燉羊肉,鹵羊肉等等,各種羊肉。
大塊的肉端上來,用小巧的匕首插著吃,初時頗不習慣,但吃了幾口后,頓覺這種飲食方式也有幾分意思,難怪從古至今的西北漢子們一個個牛高馬大。
宴席的氣氛很熱烈,戰事結束,大家都放松了,從長遠來看,此戰之后大宋的西北能維持至少十年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