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顥這會兒對這個兒子真有幾分崇拜的心思了。
“你是怎么辦到的?”趙顥目光灼灼地問道。
“我跟別人說,我爺爺承包了一座茶山……”趙孝騫開始娓娓道來。
…………
宋遼邊境還沒傳來新的軍情,遼騎小股軍隊襲邊劫掠之后,似乎已沒了動靜。
但趙孝騫知道,就算遼騎偃旗息鼓了,他赴任真定府的決定還是不會變。
說到底,趙煦的意圖不是讓他去解決邊境沖突問題,而是放眼燕云十六州,尋找收復的契機。
不出意外的話,趙煦對他的正式任命就在這幾日了。
趙孝騫這些日子已徹底躺平,每日爭分奪秒地享受這即將完結的美好生活。
好日子是過一天少一天了。
第二天一早,蘇軾領了朝廷的詔令,帶著一群使團官員,浩浩蕩蕩地離開了汴京,踏上了出使遼國的路途。
趙孝騫將他送出了朝陽門,目送蘇軾離去后,站在原地沉思許久,才轉身回城,拎著釣竿釣魚去了。
就在這一天,宮里卻傳出了一個非常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趙煦的妃子,賢妃劉氏,懷上龍種了。
夫妻倆的喜事,也不知別的男人為何要振奮,但消息傳出來,終歸還是令滿朝文武振奮欣喜萬分。
滿朝文武欣喜之余,難免還是有些遺憾,為何懷上龍種的不是趙煦的正宮孟皇后,而是他其中的一個妃子。
聽說趙煦與皇后的夫妻感情不甚和睦,倒是那位劉賢妃頗招趙煦喜愛,所以,最后的結果就是這樣,皇后的肚子還又平又癟,賢妃的肚子倒是先懷上了。
不管誰懷的,確實是個好消息。
大宋的皇帝好像被老天詛咒過似的,普遍的不太長壽,很多都是三四十歲就駕崩,而且子嗣也不太昌盛,民間有許多傳言,說是趙氏得國不正,遂得報應云云。
到了趙煦這一輩,兄弟雖然不少,但作為皇帝,卻一直未能生下兒子,雖然他才二十歲出頭,但也著實令臣民擔憂不安。
畢竟國無所嗣,便是整個國家最大的不安定因素,皇帝有了兒子,臣民才安心。
今日后宮懷上龍種的消息傳出,可謂是舉城振奮,文武百官立馬上表道賀,有的官員馬屁拍過頭,甚至提出要加恩劉賢妃的父母兄弟,被宰相章惇狠狠訓斥否決后才消停。
趙孝騫坐在汴河邊釣魚,剛聽到趙煦有后的消息,宮里立馬有宦官找到汴河邊,一臉恭敬地告訴趙孝騫,今夜官家延福宮設家宴,宴請汴京的皇室宗親,趙孝騫也在被邀請之列。
送走宦官后,趙孝騫悄悄撇了撇嘴。
嘖,有后了,支棱起來了,第一時間在親戚面前得瑟一下,今晚的宮宴大約就是這個意思吧?
有后了不起嗎?
鄙夷歸鄙夷,趙孝騫不承認自己心里其實有點酸溜溜的。
老子家里仨婆娘,成親這么久了,咋就沒見婆娘懷上呢?
你們隨便誰下個蛋,也算對我老趙家有個交代呀。
從今日起,到赴任真定之前,趙孝騫決定要更努力了,每晚必須辛勤耕耘,總之最近這段日子把自己當牲口使。
章節數搞錯了,應是“三百三十三章”。。。標題改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