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孩兒收下他們了。”
打開新思路后,趙孝騫很痛快地接受了。
趙顥驚訝地道:“轉變得這么快的嗎?”
“哪怕是一張廁紙,都有它的……嗯,總之,孩兒收下了。”
趙顥欣慰地大笑:“好好!收下就好,騫兒,這些人可以信任,遇到危險時,你可把自己的后背交給他們,為父保證他們一定會用性命護你周全。”
趙孝騫好奇地看了他一眼。
花錢雇請的高手,忠誠度能有這么高?
轉而想到上次針對趙佶的刺殺,以及母親馮氏說過趙顥不簡單,趙孝騫頓時若有所悟。
賈實這批高手,恐怕不僅僅是花錢雇請的,他們與趙顥的關系不尋常。
他們,應該是趙顥神秘光環下,刻意在他面前顯露出來的冰山一角。
趙孝騫已隱隱觸摸到趙顥的秘密了,當然,這是趙顥自己愿意對兒子放開秘密的前提下。
既然如此,讓賈實他們去接客怕是不太禮貌了……
趙孝騫腦子里思緒雜亂,趙顥卻緩緩道:“騫兒,此去真定府赴任,為父只有一句話叮囑你。”
“父王請說。”
“為官者,為帥者,要心狠,切忌婦人之仁,對敵人狠,同時也要對自己人狠,只有手段夠狠,才能立威,才能對麾下的官員和將士如臂指使,而麾下不敢違命。”
“不要以為你對麾下的官員和將士待之以仁,他們就會服你,錯了,他們只會認為你好欺負,認為你這個朝廷派來的官員不過如此。”
“上官太仁義,后果就是欺上凌下,陽奉陰違,身邊只會聚集一群阿諛逢迎之徒,遇危只會作鳥獸散,對你治理地方,統領軍隊有弊無利。”
趙孝騫點頭應是。
趙顥眼神深邃,拍了拍他的肩,嘆道:“此去真定,你好好干,為父盼你繼續建功立業,我這個父親做得有點糟糕,沒什么能幫上你,唯有盡我所能,為你鋪墊前路,盡量讓你走得不那么顛簸。”
…………
整軍,籌糧,軍械,彈藥,戰馬,甲胄……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準備著。
調兵的圣旨已在龍衛營宣示,三萬余龍衛營將士歡欣鼓舞,自種建中以下,將士們紛紛面北而拜,感謝官家賜給他們建功的機會。
這個時代,整個國家的軍隊大多都有一種消極避戰的態度,唯獨龍衛營不一樣。
宋夏之戰,趙孝騫帶領龍衛營五千將士深入西夏腹地,一路攻城掠地,攻破敵都。
且不說戰功封賞,單說這一路將士們搶掠下來,落入私人口袋里的錢財,都讓這五千將士大發了一筆橫財,讓家人親眷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或許在這個時代,只有這五千人才深刻明白什么叫“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作為龍衛營都指揮使的種建中,戰后論功,也被封了個男爵,加了個什么“大夫”的勛號。
將領和士兵經此一戰,賺得盆滿缽滿,論士氣,論軍心,論積極啟戰的態度,整個大宋沒有人比龍衛營更渴望戰爭來臨。
如今官家圣旨已下,龍衛營三萬將士再次隨同趙孝騫出征真定府,這豈不是說,再次發財的機會來了?
于是龍衛營上下一片歡騰,人人興奮若狂,搞得宣旨的宮人驚恐萬分,不知道的還以為龍衛營嘩變了呢。
宣旨的宦官走后,不等種建中下令,將士們已自動自覺地開始收拾,清點軍械戰馬甲胄,打包的,裝車的,隨身攜帶的,有條不紊地迅速完成了出征前的準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