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漏網之魚,前世雖然漏網了,多少還是咬過幾口豬飼料的。
“祥瑞”這種東西,縹緲得像許愿池里的王八,你信就投個幣,不信就呵呵一笑。
可不同的是,站在一個國家的層面,這種風氣不可長。
二十五份奏疏,全特么都發現了祥瑞,由此證明趙孝騫的登基是天命所歸,大宋必昌。
普通的臣民看起來自然是歡欣鼓舞,說不定真能蠱惑一大批愚昧的民眾,就算不相信的人,也只會淡淡一笑,不去戳穿,情當看了一場熱鬧。
但趙孝騫是皇帝啊,前世受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啊,他總不能傻呵呵地哄著自己信了吧。
二十五個地方發現祥瑞,跟特么雨后的狗尿苔似的呼啦一下都竄出來了,怎么看都不像是祥瑞,更像是妖孽。
“祥瑞,嗯,看起來確實像,只不過祥瑞未免太多了些,你們確定它真的是祥瑞?”趙孝騫笑吟吟地道,眼睛卻盯住了戶部侍郎曾晨。
曾晨此刻已是冷汗潸潸,臉色蒼白。
他沒想到不過是借“祥瑞”之名,狠狠給官家拍上一記馬屁,這馬屁好像拍到馬腿上了,官家根本不信這個。
更糟心的是那二十五名地方官員,他能想到的馬屁,那些官員也想到了,幾乎同時上表稱發現祥瑞,把祥瑞搞得不值錢,幫家人們把價格打下去了。
見趙孝騫已盯住了他,曾晨更是嚇得魂飛魄散,急忙跪倒在殿中央,顫聲道:“臣有失察之罪,臣知罪。”
趙孝騫淡淡地瞥了他一眼,道:“罷了,你也是一番好心,此事不追究你了。”
說著趙孝騫環視群臣,道:“朕即位是為了務實做事,立志治下昌平盛世,希望諸公與朕一樣,把分內的事情踏踏實實做好便足夠,至于那些虛無縹緲的‘祥瑞’什么的,以后不準再奏了。”
“相比那些所謂的祥瑞,朕更希望諸公送上更實際的東西,比如職權內的事務辦理情況,治下范圍內的具體數據,任內是如何造福一方等等,這才是朕真正想要看到的。”
群臣凜然,紛紛躬身應是。
祥瑞之事揭過,趙孝騫也不好處置那二十五名地方官員,說到底人家沒犯什么大錯,無非是想拍個馬屁而已,只不過馬屁的力道和角度搞錯了。
現在趙孝騫公開下了旨,以后再有人上奏發現祥瑞,那可就真要治罪了。
接下來宰相章惇在朝會上宣布了一個消息。
從汴京各官署中挑選百名官員,下放到地方上,深入民間鄉村,與農戶同吃同住,了解疾苦,理清新政弊處,時限為半年,半年后回京述職。
至于下放的地點,暫時定在京畿范圍的縣鄉,作為朝廷的試點,如若有效,可向大宋全國推廣,并以此立法。
這個消息一出,滿朝文武皆驚。
許多人的臉色頓時變得難看了,也有人頭顱低垂,不敢出聲,生怕趙孝騫和章惇選中他。
沒人愿意去,大多數人當官的初衷是為了出人頭地,掌握權力,享受養尊處優的優渥生活,誰愿意好好的日子不過,跑到鄉村里過貧民農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