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就是真實的數據,沒有半分摻假,事關太后和宮闈天家,皇城司和甄慶沒那么大的膽子敢造假。
一個向太后的家族,名下的田產便如此觸目驚心,那么往深一點想,趙氏皇族宗親擁有多少土地?朝堂上那些道貌岸然的宰相尚書擁有多少土地?天下官員豪強地主擁有多少土地?
別忘了,如今的大宋并沒有完成華夏統一,它只是個割據政權,天下的土地數量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而大宋在元豐年間的人口數,已經將近一億了。
土地集中在極少部分人身上,其他的人怎么辦?
甄慶沉默地遞上一份清單,清單上,關于向太后及其外戚名下的土地數量,位置,以及向當地官府隱瞞的數量等等,各種詳細的情況皆列其上。
趙孝騫接過清單,淡淡地掃了一眼,然后收入懷中。
“你退下吧。”趙孝騫嘆了口氣道。
甄慶小心地緩緩退出殿外。
趙孝騫獨自坐在殿內,不知坐了多久,突然起身道:“老鄭,老鄭!”
鄭春和立馬出現。
“備車馬,朕要回楚王府。”
…………
慶壽殿。
今日向太后屏退了所有的宦官宮女,殿內坐著幾名老態龍鐘的老人,這些人有些是皇室宗親,有些是三朝老臣,還有幾個跟向太后家族有利益關系的大商賈,大地主。
此刻殿內的氣氛很凝重,每個人都陰沉著臉,空氣仿佛都凝結成一片黑色的烏云。
石仲先自盡一案,反轉了。
而殿內眾人的算盤也就落空了。
他們只是希望通過石仲先的死,來制造朝野輿論,眾口鑠金之下,官家縱是再堅定,恐怕也根本推不動方田均稅法的落地。
沒想到,僅僅只是過了數日,案子就反轉了。
石仲先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原本對官家不利的言論,如今也沒人再提了,甚至很多人還向官家懺悔賠罪,覺得官家被自己冤枉了。
殿內眾人的盤算自然已失敗了,現在他們要面對的,是官家一如既往堅定的決心,以及政事堂和新政司即將出臺的方田均稅法。
一旦正式立法成文,這條新政就再也無法阻攔,當它成為大宋的國法,誰若敢不從,自有監察府的官員處置。
這條新政,對殿內眾人的利益影響實在太大了。
“現在怎么辦?本宮該做的都做了,甚至跟官家都當面爭吵起來,官家當時的臉色……”
“總之,本宮如今的地位你們心里清楚,官家非我親生,與本宮毫無血緣,他必然不肯買本宮的賬。”向太后冷冷地道。
一名老臣瞇著眼,捋須緩緩道:“無論如何,不能容許官家如此胡鬧下去,什么方田均稅,他這是在動我們的命根子,老夫絕不答應!”
另一名老臣卻無奈地道:“官家皇權在手,我等拿他奈何?可惜了我和族人名下的田產,以后都要按實際田畝交稅了,原本官府造冊的田畝數,僅有我家實際田產的十分之一,今后怕是一畝都瞞不過。”
“若是真按實際田畝數交稅,我等擁有這么多土地還有何意義?往后你我各家每年的收益,至少要損失八成!”
一名老臣起身朝向太后拱手,試探著道:“不如……請太后娘娘屈尊,再去勸勸官家,事情不能這么干,我等都是為大宋立過功,付出過心血的功臣,所求不過是幾畝地而已,官家何必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