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回憶起母親在世時做的那些精巧點心也不禁點頭。
如此忙活到傍晚,缽仔糕才全部做好。
溫苒苒撿出幾個遞給沈氏:“娘您拿著每樣嘗嘗,分兩個給祖母大伯父。可不能讓祖母多吃,我放了木薯粉,不好克化。”
沈氏想了想又放回去幾個:“你三叔沒在家,我也吃不了這些。辛辛苦苦做的,還得拿著去賣呢!”
留個三五個便夠了,多了遭人惦記。
溫苒苒嘆口氣,心底燃起熊熊斗志。
溫苒苒與溫逸良到夜市時將將入夜,街上又活了起來。
彩樓歡門、燈火煌煌,瓦子里鑼鼓喧天,唱曲兒說書聲、吆喝叫好聲連綿不絕。
路上小童們幾人湊成一團,手中或是風車、或是糖人,一路上說笑吵鬧;女娘們執著花燈與紅紙船,三兩成行往河邊去放燈許愿……道路兩邊攤販忙忙碌碌,這邊有胭脂首飾、絲線香囊;那邊有冰果子、行人熙熙攘攘、人聲嘈雜,比白日里頭更是熱鬧許多。
溫苒苒看著面前這幅繁榮景象不禁感嘆:書中寫的汴京應當就是這樣的吧!
她張望許久,最終將推車停在瓦肆邊,這人流量最大,來往也皆是有閑錢的富貴閑人。
溫苒苒把缽仔糕擺放整齊,精致新奇的小糕點立時吸引了不少人來看。
小碗里的點心也不知是用什么做的,晶瑩剔透,映著夜晚燈火,里頭白色花瓣微微泛著青色,舒展飄逸,如山間繚繞的輕云薄霧,靈動淡雅。
“這糕點看著倒是新鮮。”
“就是,多漂亮!”
“小娘子,你這糕點可有什么名兒?”
溫苒苒彎唇一笑,眸若璨星:“叫缽仔糕,五文錢一個。”
溫逸良聽了嚇一跳。白日里那么大個卷餅才賣五文錢,這還沒巴掌大的缽仔糕居然也要五文錢!
他環顧四周,方才還面帶笑意的行人們紛紛斂了笑:
“五文錢?這也太貴了些!”
“小娘子頭回做買賣?這般獅子大開口可不仁義!”
溫苒苒不慌不忙,淺淺笑道:“上好紅糖價貴,我也是小本生意,再賤就要賠本了。”
“那也貴了些……”
“槐花滿院氣,松子落階聲。”
一道儒雅聲音響起,眾人紛紛循聲看去,只見是個穿著清貴的年輕公子,滿身書卷氣。身邊簇擁著五六位好友,瞧著都是溫文爾雅的讀書人。
那年輕公子看著車上擺著的缽仔糕展眉笑道:“想不到在如此嘈雜的瓦子邊,還有以花入食這等清雅之事。”
溫苒苒見目標客戶出現,忙笑吟吟地推銷:“槐花是我今日晌午摘的,客官您嘗嘗?”
“那便給我們一人拿兩個。”年輕公子往后看了一眼,立刻就有小廝上前,從錢袋子里抓了一把就遞給溫逸良。
溫逸良看著手中小山堆似的銅錢連忙開口:“多了多了!”
那小廝十分有禮,瞇眼笑得十分討喜:“多了就當是給您和您家小娘子的辛苦賞錢。”
溫苒苒瞄了那錢堆一眼,內心感動得痛哭流涕:被錢砸的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