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貴妃也道:“哪止你那廂,棠兒也來了我這兒,瞧她平素不言不語的,倒最是有心。”
李姝棠聽著這些話,復垂下腦袋,耳根又紅了幾分,跟煮熟的蝦子似的,只這一回不是因著窘迫,而是又羞又喜所致,打出生后她何曾受過這樣的夸贊。
這廂是喜,可那廂的李姝蕊卻是怒上心頭,她被眾星捧月慣了,但這回眾人居然都圍著她那從來不被她放在眼里的妹妹,一時只覺自尊受了挫。
跟在李姝蕊后頭而來的珍妃見自家女兒癟起嘴,一副欲發作的模樣,恐她又要鬧事,只得上前道:“蕊兒,快來瞧瞧你小侄兒,還不曾見過吧。”
李姝蕊雖心下氣惱,但母妃發了話,她只得拉長著一張臉不情不愿地挪過去看。
諶兒被高貴妃抱在懷里,他不怕生,逢人便笑,樂呵呵的樣子讓人哪里能不喜歡,李姝蕊見了,也喜歡,再怎么說也是她三哥的孩子,她拉了拉諶兒的小手,但下一刻聽得母妃的話,笑容卻又煙消云散。
“小皇孫這眉眼,我瞧著倒是更像太子妃。”
李姝蕊本就不大喜裴蕓,她更歡喜的是原先要當太子妃的沈家姐姐,再加上方才裴蕓駁了她的話,轉而維護她那妹妹,傷了她的顏面,她便更氣了。
“是嗎?我怎瞧著更像三哥,不然我這小侄兒怎會生得這般討喜。”
廳內寂靜了一瞬,眾人都聽懂了這話的言外之意,珍妃登時警告地橫了女兒一眼,然李姝蕊仍是不知收斂,竟還轉頭問道:“你說是不是,朝朝?”
被喚“朝朝”的小姑娘笑意凝滯了一瞬,似也知這話不能答應,沉默一瞬,轉而道:“臣女瞧著,小皇孫耳朵嘴巴更像太子殿下,而一雙眼睛更像太子妃。”
這輕飄飄的一句,誰也不得罪。
裴蕓不由得高看了這位沈家六姑娘沈寧朝一眼。
不愧是沈二姑娘的親妹妹,前世被不少人看好會在太子登基后被立后的女子,如今才不過十二歲,便如此機靈聰慧。
小姑娘生得乖巧可人,眼下還未長開,但裴蕓知曉,再過六年,她便會出落得和她姐姐一樣楚楚動人。
被太子放在心尖尖上。
沈寧朝行到裴蕓跟前福了福,“靜和公主送了百家衣,倒也巧,臣女送的是一幅百子圖。此是臣女親手所繪,只是臣女學畫不久,畫技未免拙劣……”
她說著,取出懷中長匣里的畫卷,令身側婢子展開,一幅活靈活現的百子圖展現在眾人眼前。
相比于其他賓客看到這副畫作后的驚嘆,裴蕓則顯得淡然許多,因著一模一樣的場景曾在前世發生過。
她甚至清楚之后的走向。
亦清楚,有人要借此尋她麻煩了。
果然,很快,便聽人群中響起夸贊之聲,“六姑娘自謙了,這般妙筆,何談拙劣,甚至一筆一劃之間還有幾分二姑娘的風韻。”
前世,裴蕓不曾看清是誰說的這話,但這一世特別留意,她才發現原是與沈家結了姻親的安南侯夫人張氏。
倒也難怪。
張氏當初把女兒嫁給沈家三公子,便是想著沈二姑娘會入主東宮,以便將來攀附。不想如意算盤落了空,就莫名其妙將這份怨氣加諸在了裴蕓身上。
前世力主沈寧朝取代她位置的人中便有她一個。
驟然提起沈二姑娘,眾人面面相覷,此時聰明的就該噤聲不再言,可偏不是所有人都會顧及裴蕓的顏面。
譬如裕王妃柳眉兒,便不是省事的主,哪會放過這個讓裴蕓難堪的機會,笑著接了安南侯夫人的話。
“二姑娘還在世時,尤擅丹青,一幅畫作千金難求,想必假以時日,六姑娘的畫技定能媲美二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