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上,王鐸家族一門三相,跟三國時期“四世三公”的袁紹類似,“門多故吏”,位高權重,身份顯赫,在朝廷里有一定的話語權。
再多提一句,王式的“屠滅銀刀軍”是頗具爭議的,后來朝廷也把“龐勛之亂”的誘因歸結為王式在處理銀刀軍問題上的武斷、粗暴。可即便如此,王式也只是調回中央,委任了一個閑職,養老送終,而并沒有明確地批評、降罪。一方面是王式自身有鎮撫安南、鎮壓裘甫的功勞,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其家族勢力的龐大。
除了家族勢力,王鐸自己也曾做過主考官,為國家錄取了大量人才,當然也為自己培植了黨羽。在他錄取的學生中,除了剛剛提到的裴偓,還有之前提到過的韋保衡,只不過韋保衡是個恩將仇報的小人,成為駙馬之后便將恩師王鐸排擠出朝廷,前文詳細說過,在此無需多費筆墨。
王鐸現在又居宰相之高位,而他之所以能重新進入朝廷并出任宰相,還要多虧了另一個難兄難弟鄭畋的數次推薦。鄭畋同樣遭到過“保研黨”的排擠,唐僖宗即位之初,清算“保研黨”,得以重新啟用,進入朝廷。在鄭畋的大力保舉下,同樣遭“保研黨”迫害的王鐸才有了出頭之日。
當時的鄭畋官居國防部副部長兵部侍郎,次年877才加“同平章事”銜,成為宰相。所以某些資料直接說“宰相鄭畋數薦王鐸”,這就不太嚴謹了。
但不管怎么說,王鐸跟鄭畋的關系也不一般,既是同時下放的革命戰友,又有知遇之恩,關鍵時刻拉了兄弟一把。
家族勢力、師生同盟、官場人脈王鐸真算得上是唐末政壇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了。
所以,雖然朝中反對招安的聲音此起彼伏,但王鐸依然能夠力排眾議,使朝廷做出了招安的決定。
詔免除王仙芝等謀大逆之罪,任命王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
乍一聽很唬人,這么長的頭銜別急,慢慢分析左神策軍,隸屬中央禁軍;押牙,大營管理官;監察御史,行政檢察官,七品或八品。
朝廷招安的消息傳來,王黃草賊彈冠相慶,“嘿咱爺們兒終于混出頭來啦哎喲,以后咱尼瑪也是國家公務員啦是吧,劉局長、孫處長,哈李主任”
很快,欽差宦官就把任命狀帶到了蘄州城。
為虎作倀的王鐐和裴偓終于松了一口氣,脖子上的腦袋終于保住了在蘄州城擺下宴席,向王仙芝、黃巢兩位大哥道喜祝賀。
王仙芝手捧委任狀,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頂在頭上怕摔了,揣在懷里怕丟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小心翼翼,捧著這個心肝寶貝,像供祖宗一樣供奉起來。
“哎呀,瞧這字寫得,每一個字都那么漂亮,每一個字都那么雖然我不認識幾個字吧,也不知道寫得是啥意思,反正就是那么由衷地喜歡”
酒席宴上,王仙芝小人得志,喜形于色,有些忘乎所以,抖腿篩糠哼小曲。
王鐐、裴偓極盡諂媚之能事,與王仙芝觥籌交錯,稱兄道弟。
他們誰也不曾注意到,草軍中的二號人物黃巢,正喝著悶酒,臉色陰沉,與周圍氣氛顯得格格不入。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