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后,整個京城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維修工作。沈煉一家都搬到了頤和園居住。
為了“減輕”朝廷的負擔,除了皇宮,城墻以及主要道路之外。沈煉主動承擔了拆除棚戶區,清理河道,以及安置百姓的工作。
不過朝廷將城外的數萬畝荒地,免費給皇家使用。
這是牽涉了數十萬百姓的居住問題,朝臣們紛紛上書,夸贊皇上高風亮節,體恤百姓。
只有沈煉知道這是多大的一筆生意!
當然現在的人沒有房地產的概念,也不怪他們。
目前京城居住人口超百萬,早就擁擠不堪。但是沈煉知道這也就是才開始,等到經濟發展起來。京城的人口肯定會大爆炸。
雖然達不到后世兩千多萬那么恐怖,但是沈煉估計也會達到五六百萬的程度。
為了應對這接下來的大量居民,他必須要先對城市有個規劃。
這些事情如果交給出朝廷去做是沒用的,他們根本不可能想到那么遠。只能是自己來。
舊城肯定是要保留的。他當然不會像某些“鐵骨錚錚”的腦殘專家一樣,為了方便進出扒掉老城墻。
這些舊城墻,不但不能扒,還要全部維修加固。連破敗的城樓都要全部翻修。
對于沈煉的這個要求,眾臣都是贊成的。畢竟京城是國家的顏面,雄壯威武是必須的。
沈煉準備先規劃出一個二環出來,朝廷給他的地,就是沿護城河外的這一圈空地。
明清以來,為了保護城墻,以及安全的需要。這護城河上千米以內都是不準建房,種地的。
雖然到了這個時候,政策荒廢,逐漸有權貴侵蝕這些土地。但是幾百米以內還是沒人敢的。
正好這些權貴幾乎都被一掃而空,把侵占的土地沒收就完了。
至于那些私自搭建的窩棚,沈煉到時也會給他們提供一些廉租房。
這皇家建筑工程公司由沈煉親自掌舵,他在造辦處調了一批懂建筑的人過來。
建筑公司沒有去動員城里的百姓搬遷,而是先修了起了路。沈煉還在等皇家投資的水泥廠,他當然不可能拿這么好的地塊建四合院。
他進京之后就下令在石景山建一座大型水泥廠,現在還在加班加點的建設之中。等那邊的水泥生產出來,就可以做預制板了。
預制板根本沒什么難度,隨便指點一下就能做出來。
現在的技術造幾十層的大廈很難,但是蓋六層的磚混結構完全沒問題。
他還準備在這些房子里裝上自來水,通上電,并配備廚房和廁所。就不相信那些百姓會不愿意搬遷。
其實一八八八年儀鸞殿就已經用上了電,那是李鴻章從丹麥購進的一臺二十馬力的蒸汽直流發電機。
而一八九零年頤和園也通上了電。同時德國商人包爾在東華門外的大沙帽胡同創立的西門子電燈公司,也開始向東交民巷的使館和洋行供電。
去年京城的第一座公用發電廠,前門西城根發電廠也開始動工。
不過現在這座發電廠已經被沈煉叫停了,必須搬遷到幾公里之外。他可不想看到城里還有高大的煙囪,而且那發電廠設計的機組也太小了,根本滿足不了京城以后的用電。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