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常的養鷹方法,都是抓半大會飛的鷹或者成年的鷹,還要進行最重要最傷人的“熬鷹”等步驟,“扁鷹”也是長時間的將鷹帶在身上,時不時的就要撫摸一下它們。
簡單的來說,綢緞布上的方法,是一步一步的從小培養老鷹,而正常的方法,屬于是強行馴化老鷹。
并且正常的馴鷹方法,等將老鷹馴好了,還要給它戴上眼罩,以防它逃走。
而綢緞布上的方法,卻是完全不需要,只需要將它們像獵狗一樣帶在身邊就行了。
盤完了這4只鷹崽子,王安又跟湊上來的兩只小猞猁玩了一會兒,也給它倆喂了一些粘上開靈粉的黑瞎子肉。
這兩只猞猁長得是真快,可以說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長起來的,現在每只都已經有10幾斤重了,比正常的家貓大了很多很多。
只不過猞猁這種俗稱老虎崽子的猛獸,卻好像是被王安一家給徹底養成貓了。
每天不是抓耗子就是逮家雀和野鴿子啥的,偶爾還會抓兩只松鼠回來吃。
不得不承認,猞猁這玩意兒就是天生的獵手,根本不用訓練,自己就能慢慢的成才了。
為了不讓屯里人碰到的時候傷害它倆,王安還特意在它們的脖子上拴了好看的五彩繩。
說是五彩繩,其實就是幾根搓在一起的毛線。
不然以猞猁皮的貴重,肯定會有不懷好心的人對它們虎視眈眈。
好在猞猁這東西天生就非常的機警,一般在碰到陌生人的時候,更是會早早的就跑開了,根本不讓陌生人到跟前兒。
王安看著兩只猞猁在自己跟前兒滾來滾去,突然在內心就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等到了冬天前兒,要是用猞猁來抓紫貂的話,那肯定嘎嘎好使!
要知道紫貂皮雖然很小,但它的價格,可是所有皮毛中最貴的存在了。
這么一想,王安突然就有了一種要發財了的感覺!
又逗弄了一會兒兩只猞猁,王安便也加入到了干活的隊伍中。
正當王安跟著眾人一起往黑瞎子肉上抹咸鹽面子的時候,王大柱突然對王安說道:
“小安吶,圈里有兩只母鹿發情了,完了屯東頭老馬家的那只公鹿還給賣了,你琢磨琢磨,看看是抓個公鹿回來還是咋整啊?”
王安一聽這話,頓時就是一愣,因為梅花鹿這個東西,正常都是9月份到11月份才是發情的時間呢,可是現在才剛要進6月。
王安想了想剛要說話,就聽二娘姚萍也說道:
“我家有只鹿也天天鬧騰吶,老煩人了。”
“鬧騰”是雌性牲畜發情的一種行為,一般騾馬驢牛狗豬啥的,在發情的時候都會有各自的表現行為。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說一下騾子這種動物了,雖然騾子是馬和驢的產物,并且正常還不能生育,但這玩意兒該有的都有,跟正常的牲口是沒啥區別的。
王安沉吟了一會兒說道:
“先鬧騰著吧,眼巴前兒這么忙,也顧不上它們啊,再說鹿那玩意兒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抓到的。”
要知道“鹿有千年壽,步步擔憂愁”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