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太過分,游商通常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這么算了,因為換個人也是一樣的結果。
只有糧食產業是牢牢握在游商手里親自看管的。
每年秋天,游商從各地收上來的糧食會先儲存在地窖下,來年再拉出去換掉。
她出生的地方,那里的人是很會挖地窖儲存糧食的,帶殼的稻可以很久都不壞,粟米只要不磨掉殼,也可以在地底留很久。
游商后來又回去了一趟,那個她長大的地方。
部落里面早就變成一片空蕩蕩的,沒有人敢住在這里,包括那些沒有死的奴隸。
奴隸們不知道存放糧食的地窖入口,而天氣又熱,部落里的那些尸體都開始發臭,所以活著的那些沒有跟著游商一起離開的奴隸,也在游商走了之后,不知所蹤。
可能是去了附近的部落重新做奴隸,可能是去山里做了野人,也可能是餓死在路邊,誰知道呢。
但游商知道存糧的地窖入口,所以她打開入口,進去瞧了瞧。
絕大部分的糧食都已經變成了泥土,捏在手上的瞬間就成了灰,只有那些帶殼的,把殼磨掉之后,里面的糧食居然還可以吃,只是味道有些怪。
那些厚厚的,糧食變成的灰堆在地面上,一堆又一堆。
游商知道這里的人很會種地,也知道他們有很多很多的糧食。
他們甚至有一位專門的“糧神”,部落里每年都要燒掉很多糧食用來祭祀祂。
糧食還是吃不完,所以他們養了很多的雞,雞喜歡吃帶殼的谷,天氣好的時候,經常下蛋,部落民常常拿雞蛋和周圍的部落做交易。
族里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但這些都和奴隸沒有關系,盡管這些糧食都是他們種出來的,奴隸吃的依然是丟在坑里殼沒有磨干凈的谷和粟。
離開的時候游商沒有帶走那些還可以吃的糧食,她這次只是路過,拿不了這么多東西。
何況糧食雖然還能吃,不過味道實在是很怪,換也換不出去的。
她沒有來的時候,這些糧食就已經開始腐爛,等她走了,就讓它們繼續爛在地窖里吧。
再一次離開故鄉很多年的游商,開始做起了糧食的生意。
她的糧隊,運輸的勞力不是人,而是大象。
在沒有遇到大象之前,游商都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種動物呢。
那時距離游商離開故鄉沒幾年,期間她一直帶著那些跟她一起離開的奴隸,在各地游蕩,利用不同部落之間換來的的東西,賺取糧食養活自己以及手底下的一群人。
游蕩的過程中,她失去了好幾個從坑里離開后一直跟著她的伙伴,又重新認識了新的伙伴。
靠著她的聰明以及能說會道,游商很快在北邊的那些部落之間打出名聲。
但一直在北邊游蕩的游商突然想換個地方試試。
年輕時候的游商是個不喜歡長久待在一個地方的人,所以才會在離開北方前,回了家鄉一趟,因為她預感到自己會離開北方很多年。
離開北方好幾年的某一天,游商的隊伍在山里遇到一只小象。
小象的半個身體都陷在泥沼中,大概這就是它離群的原因。
這還是游商第一次見到大象,所以很驚奇,它的鼻子好長啊。
隊伍里面有幾個兩河流域的本土人,所以認出了這種生物,“這象怎么掉進泥巴里了?這么一點大,剛生下來沒幾天吧”那人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