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了宿舍之后,墻角們的態度明顯松動了很多,寒枝甚至已經聽到好幾個人偷偷說要不今晚就卷了家里有用的東西來風氏做奴隸,不是,做雇工吧。
這雇工住的地方可比他家那個土墻都裂了縫,屋頂稻草已經腐爛成一團也一直沒時間更換的破屋子好多了。
而且剛剛進去的時候,明顯能感覺里面比外面要暖和很多,聽說這也是風氏帶來的一種新技術,叫做火墻。
有了火墻,冬日里就可以省很多柴火,晚上睡覺也再不會冷了。
要是真能住進這樣的房子,再把糧食的問題也給解決了,那他們今晚就愿意離開部落!!
說這話的估計都是家無余糧,頓頓都是一點點粟米添上大量野菜騙騙肚子,就這還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窮鬼。
這種人就是拋家舍業也沒什么心疼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業啊!!
但也還有一些條件好的人不想這么輕易的就離開,畢竟他們只是地少了些,每年收的糧食雖然不夠吃,但和族長借一借,倒也勉強能把日子過下去。
但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每年借支的糧食都在變多,一開始只是小半袋,后來變成了大半袋,再后來變成了整整一袋。
一畝地也不過才收大半袋糧食而已,這么下去,很快他們就還不上族長的糧食了。
當然,還不上糧食族長也有辦法,那就是把欠糧的人家中的好地給拿走。
你吃了我家的糧食,卻還不上,總不能白給你?哪有這樣的好事,你家既然有地,就該把這地給我。
有良心一點的族長會在地里種上幾年糧食之后,再把地還給別人,那沒良心的,自然就直接把地搶走了。
沒了好地怎么辦呢?那就只能陷入惡性循環,好地沒了只能種些半生不熟的或者肥力不夠的地,甚至去開荒,盡管每天干的活比以前更多,但糧食卻越收越少,種到最后,只能自賣自身,去給別人做奴隸了。
家無恒產的窮人們,抗風險能力就是這么弱,土地只要有一年減產,境況就會迅速急轉直下。
當然,此時的人們大多數都并沒有這個意識,只是過一天算一天而已,他們看不到那么長遠的地方。
只知道能借糧給他的族長真是好人,還不上糧食了拿走地也是應該的,人家當初畢竟救了自己呀。
只有少數人可以隱隱察覺這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卻并沒有辦法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因為她僅僅是維持自己現在的生活就已經很難了,哪有空管別人的事。
而縱觀整個歷史的發展,會發現史前的勞動者們居然并不是過的最差的那一批,要等到更加先進的文明到來之后,那才是真正的開啟煉獄模式呢。
誠然一開始那文明是先進的,但人的貪欲永不滿足,帝王只會因為自己的一己私心,置無數人于水火中,末了減輕幾年的賦稅,就能得到歷代史官們的歌頌。
天吶,雖然百姓的白骨在路邊都堆成了山,可我已為你們這些幸運存活下來的家伙們減免了好幾年的賦稅呢,我這樣的胸襟,如何不能稱得上“千古名君”?
尊崇儒術的統治者階層們,幾千年來都向外展示著同樣虛偽的嘴臉,一邊無時無刻都在剝削著民眾,一邊高喊愛民如子,甚至還真在歷史書中留下了明君名臣的稱號。
細翻一下歷史,還真沒幾個能稱得上明君的,也沒幾個算名臣的。
古往今來,也只有少數幾人能夠看破盛世的真相,那就是。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總之就是他爹的苦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