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變化,照這個小部落的村民們所說,那就是簡直和做夢一樣。
先是每家每戶都得了幾件樣式怪異,但卻異常好用的新農具,接著就是收到族長的通知,讓把家中的人畜糞肥都好好的收集起來,以后可以用作肥田。
雖然不知道肥田是個什么事兒,不過族長的命令,大家向來還是很愿意聽的。
接著就是族長又讓各家把留起來的粟米種子都給拿出來,說是可以和風氏換新種子。
不過這個換種子的事情,并不強求,靠自愿。
“風氏說這新種子是她們特意弄出來的,種下去,可以比舊種子多收許多糧食呢。”族長這樣說。
這樣的好事為什么不強迫大家去做呢?因為在此之前從未聽說誰能弄出什么高產種子,這樣見所未見的事,萬一中途出了什么差錯,那強制大家去做的人,豈不是就成了罪人?
所以相信的話就去換,不信的,照舊用自己家的種子。
其實這個所謂的高產種也沒什么特別的,不過是風氏特意挑選出粒大飽滿的種子之后,再曬上幾天太陽,然后把獸骨燒成灰以后拌進種子里。
拌獸骨灰是為了增加磷肥,谷物類植物如果缺磷的話會直接導致穗小粒癟。
這種增產辦法并不是寒枝的異想天開,而是最早在良渚時期就已經被先民們發現并應用了,之后又被記載在天工開物里面。
雖然只是多了幾個步驟,但比起沒有任何處理的初級種子,這種可以增長兩三成的種子確實可以稱得上“高產種”了。
大約有一小半的人出于對族長個人的信任,而將家里的舊種子換成了風氏的新種子,其余大部分人則依然處于觀望的狀態。
這一觀望,等到了秋收時,頓時悔青了腸子。
都是一樣照著風氏所說的種田法靜心侍弄的地,但那幾家換了新種子的人家,地里的苗就是出的格外多,長得也格外粗壯些。
等到了粟米結穗時,更是不得了。
新種子結出來的穗,把枝頭都給壓彎了!!等到收上來后一看,一畝地整整比舊種子的人家多收小半袋子粟米啊!
這下村民們算是知道新種子的好了,紛紛決定明年也去換那新種子。
只是族長這次一臉為難的告訴大家:“新種子只有第一年可以免費換,明年開始,就得多掏糧食了。”
村民們捶胸頓足,后悔錯過了一個億。
但明年就是多給糧食,也得換吶,畢竟這種出來的糧食,是實打實的變多了。
也正是因為搭上了結盟的順風車,這小部落的日子越過越好,從前窮的叮當響年年借糧的那幾家竟然結盟第三年就將從前的舊賬還清,再不需要借糧度日了。
大河族老頭想到這里,趕緊閉上了嘴,一個字也不再多說。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