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惹事的大河族人被當場戳刺死之后,無論是大河族的族老,又或者那位在此前一直對風氏不屑一顧的巫覲,都突然像被捂住了嘴一樣,不敢再吱聲。
倒不是因為他們無話可說,而是因為門外那支隊伍似乎就在等著他們說些什么,然后他們就可以做些什么了。
在這個野獸比人多,得病也無處就醫的年代,能夠順利長大的人,無一不是人精,尤其是對于危險的直覺判斷,更是遠遠超過后世許多靠著保胎技術活下來的人。
很多人其實智力不正常,但是生活能自理,所以一直被當成正常人,還生孩子,所以傻子越來越多。
這樣的情況,是不存在于史前時代的。
史前的人們年紀越大,越是能對自己當前面臨的情況,做出有利的判斷。
在場的人福至心靈般意識到一件事,那就是風氏鐵了心要為那些已經死去的虜隸們找說法,無論是否有人敢拿起武器對抗,今天的事情,都一定會發生。
就算沒人敢對她們動手,她們總也能找到別的辦法解決。
但即使知道了,他們又能做什么呢?
什么也做不了。
要去找游商么?
可游商,游商早已經成了風氏的人。
她的商隊走遍大河流域,每年不光帶回大量糧食,甚至還有許多本地人從來不曾見過的稀奇東西。
有時是一些活的動物,有時是一些陌生的作物種子。
據游商所說,連產地的人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東西,只要交給風氏巫醫,她就能直接說出名字。
風氏巫醫通天徹地,族長武力充沛,還有一個在后方一直為她們輸送糧食的祝葵。
大河族要如何反制這樣的風氏?
對于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們來說,大河族的事情,處理的似乎太快了一點。就仿佛只是一夜之間,這個曾經讓周圍部落都羨慕的存在,突然就坍塌了。
但對于寒枝來說,她覺得自己的動作還是太慢了。她在這幾年里,絲毫不敢懈怠的發展著風氏的一切。但前期一是資源不夠,二是人手不夠,導致她想做任何事,都左支右拙。
一直到第三年的時候,附近大小部落都看到了結盟的好處之后,她手里可以動用的資源才逐漸變多。
但這些資源,也只是勉強夠養活風氏自己人罷了。
沒有足夠的實力之前,貿然出手解決大河族的事情,不止會讓自己的族人陷入困境,同時對于那些虜隸的處境也不會有什么實質性的幫助。
這就類似于后世發生過的一些案例。某些地方的家庭作坊喜歡在當地雇傭童工來給世界知名品牌供貨,但這件事被一部分人知道后,認為雇傭童工是一件十分不人道的事情,于是將其曝光出來。
誠然這確實不道德,但在童工事件被曝光,企業不再采購來自于雇傭童工的家庭作坊做出來的物料時,童工們卻迎來了更悲慘的處境。
失去了縫制之類的手工活后,許多小孩轉而進入了更加危險的行業,磚廠或是廢品回收之類已經算是好的,更甚者還有進入乞討以及賣y行業的。
好心最后未必辦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