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這不就是我們老家的稱呼嗎?”
當聽到這個歌曲名的時候,“鐵姑娘”軍事記者莊曉萌,也驚訝萬分。
她本人就是閩省人。
對于“阿嬤”這個詞匯再熟悉親切不過。
而且在她的家鄉閩省,曾涌現出眾多和盧川將軍一樣有著光輝事跡的英雄軍人。
劉亜樓,揚程武,葉飛……
他們幾乎都是在貧寒困頓中度過童年。
長大后在父母不舍中,毅然離家遠去,投身報國之路……
王岳恒這首歌。
顯然是以孫輩后代的身份,致敬先輩們的父母!
莊曉萌激動之余,也悄悄拿出自己的手機,架在一旁對準看臺。
這首歌,她打算下一次回老家的時候帶回去。
讓自己家族里那些老一輩軍人們也看一看,聽一聽……
……
王岳恒的講述結束后。
在全場眾人安靜而又激動的注視下。
樂隊女成員孟莉再次敲響手中的電子琴鍵。
一陣陣如漣漪般回蕩的電子樂音再次傳出。
徐徐擴散到所有人的耳邊。
前奏悠遠。
就好像從大山深處突然傳出的樂聲。
隨著樂隊演奏開始,直播間的彈幕數量也瞬間減少。
數十萬人幾乎都端坐在屏幕前,屏氣凝神等待著王岳恒的演唱。
……
“兒時我常常聽人說”
“裹著小腳的那個”
“是困在深山里的阿嬤……”
王岳恒凝望著遙遠的教學樓。
仿佛看著一座又一座的大山,舉起話筒動情演唱著。
開場歌詞一出。
便立刻把所有人的思緒拉回到了那個落后貧苦,并且依然封建的社會。
仿佛看到了一個裹著頭巾蹲在土地里勞作的瘦弱女子。
她皮膚干瘦,艱苦挪動著小腳。
只為從貧瘠的土地里找尋出能養活全家人的吃食。
聽著開頭這段演唱。
年過八旬老將軍們腦海里同時浮現出那個遠去多年,已經漸漸模糊的母親身影、
鼻尖隱隱一陣發酸。
親自點歌的墨忠清老爺子也未曾料到。
王岳恒會從英雄母親這個角度出發寫歌。
此時這位白發蒼蒼的老者。
全神貫注望著屏幕上的歌詞,生怕錯過哪一句話。
“炊煙飄過”
“煮飯的柴火把腰壓彎了”
“黃昏日落”
“阿公敲著碗筷把歌唱著……”
與此同時。
一個如真似幻的場景隱隱出現在了看臺上。
深山之中一處空地上。
木頭和石塊搭建的破舊茅屋徐徐冒著燃燒柴火的青煙。
身形佝僂面色蒼老的兩位老人,孤獨坐在院子里的木桌旁。
“她每天掰著手指頭數日子過”
“等遠方開來的車……”
在負責伴唱的王常說唱聲中。
阿嬤呆呆看著籬笆外的山路路口。
仿佛在期盼等待著什么人的出現。
驀然間。
在兩位老人身旁的空地上。
出現了一個個穿著簡陋破舊的孩童,正在開心追逐玩耍。
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讓老人布滿褶皺的臉龐上,終于露出歡愉神色。
年邁的阿嬤趕忙伸出手。
似乎想要招呼幾個孩子趕快坐到桌旁盛飯吃。
“她生了一個又一個”
“都被號角的呼聲吹走了……”
然而。
就在這位身材瘦小的母親轉身要去給孩子們盛飯的時候。
身后突然一陣急促號聲傳來。
隨著沖鋒號聲的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