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萊格里尼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教練。
這個傳統主要體現在,他會在賽季初制定一套既定的戰術打法,然后貫徹一整個賽季。
他把現有的手上最強的球員、最適合這套戰術打法的球員,像填字母一樣,挨個的填進去,執行他的戰術體系。
這就是根據戰術打法選擇球員!
這種思路也是很多歐洲職業教練常用的思路。
這個做法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在全隊形成統一的思維。
比如佩萊格里尼決心曼城要打傳控,那么全隊從一線隊到u15梯隊,全部都貫徹一套傳控的打法體系。
主力球員傷了,那我就上替補;
替補球員上來,依然按照既定的戰術打法,填補主力球員離開的空白。
整支球隊就像一個機器一樣,按照設定的程序運轉著。
現在的曼城如果類比于一臺汽車的話,那就是一臺擅長過彎道的低趴跑車!
即使是面對復雜的道路環境,依然能憑借著精準的底盤調校、發動機的零延遲響應、剎車和輪胎的完美結合,跑得能游刃有余。
由于三名主力球員不能登場,這臺跑車出現了故障,有幾個精密的零部件必須要更換。
佩萊格里尼就會為這臺跑車更換零部件。
不過這些換上的副廠件,真的能和原廠件一樣好使嗎?
或者說,更換了副廠件的跑車,在彎道中依然能夠精密操控、排水溝過彎嗎?
佩萊格里尼不會考慮這些。
換個角度來說,他沒有能力去考慮這些事情!
因為他的執教水平放眼歐洲,可以稱得上一流,但卻遠遠稱不上頂級。
真正的頂級戰術大師比如安切洛蒂,就會做到看菜下飯,而不是僵硬的執行一套賽季初制定的戰術打法。
能用哪些球員,我就打哪些戰術,這套戰術隨著38輪聯賽的不斷深入,根據球員的傷病和狀態,進行動態化的調整!
速度型球員狀態好,那我就打得更加直接一些;
傳控球員都能上場,那就把球控制在腳下。
這樣的調整,不僅展現在比賽前的排兵布陣,更是體現在比賽中的臨場調節上。
佩萊格里尼不如安切洛蒂,他達不到這個層次。
自他執教曼城以來,從來都是貫徹一套傳控為主的戰術打法。
至于助教雷恩試探性的說到的那種高打高舉,智利老帥壓根就沒考慮過!
在他的執教履歷中,沒有哪支待過的球隊是踢這種打法的。
所以他不假思索的就否定了雷恩的提議。
“雷恩,傳控戰術是我們賽季初就制定好的,憑借這個戰術,兩年前我們也拿下了英超冠軍,這說明曼城在英超打傳控是吃得開的!”
“可是老大,我們也要根據現有的人員配置進行安排啊,席爾瓦不在,阿圭羅也不在,就連后場出球核心拉諾基亞又不在,這傳控不太好打,尤其是后場到中場的推進……”
“雷恩!你跟了我這么多年了,怎么還沒有一些長進呢?你的意志不夠堅定,因為受到一點小小的挫折就放棄了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曼城不打傳控還是曼城嗎?不但管理層不答應,球迷不答應,我也不答應!”
“額……好吧老大,我支持你。”
每次爭論到最后,雷恩總是只能無條件地支持上司。
他知道,隨著年齡的增大,佩萊格里尼的足球思維逐漸僵化,想要短時間內改變他,難于上青天!
跟了佩萊格里尼這么多年,雷恩了解他的性格。
雷恩只是個助教,他必須跟著教練團隊的核心佩萊格里尼混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