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守中,無論防守球員如何謹慎,總歸要正面面對持球球員。
這就導致防守一方永遠處于劣勢。
他們必須看持球者先動,然后再根據持球者的動作,做出下一步的防守策略。
很多有經驗的防守者卻想要跳出這個窠臼。
他們寄希望于,提前預判持球者的進攻動作,從而提前做出防守動作,達到主動防守的奇效。
只是這一招化被動為主動,對于防守球員預判的精準性,要求極高!
用的好,事半功倍;
用錯了,被過沒商量。
就比如這次,唐龍的腳步,如同鋼琴手的手指,反其道而行之,連續在右路敲擊兩下!
不是左右左,是左右右啊哥!
“啊,這!”
因布拉沒想到唐龍剛往右擺了一下,緊接著又是往右擺,他預判失誤了!
原本站得穩如磐石的腳底根,慌亂之中,小碎步亂點幾下。
當對手重心開始晃動的瞬間,唐龍掐準時機,突然一個加速,右腳腳內側把球重重一扣,從因布拉的左側飛馳而過!
此時,唐的身軀向左傾斜45°,因布拉卻朝右傾斜45°。
兩人擦肩而過的瞬間,兩副軀干呈現90°的直角!
透過這個夾角看去,正是高速沖刺的拉諾基亞回頭張望的身影!
勞燕分飛,拜拜了您嘞!
因布拉,這名身高188的大漢,和之前的克勞奇一樣,被唐龍晃得踉蹌跌倒在地,兩手后撐地,看著唐龍帶球奔向禁區,和拉諾基亞打了一個二過一配合,突入禁區右側,再次不停球回傳,拉諾基亞推射笑納空門~
好了,徹底沒戲了。
斯托克城的球迷們嘴里罵著英國國罵,憤怒的把帽子摔在地上;
還有人在提前收好掛在欄桿的助威橫幅,整備離場了。
方才,唐龍和拉諾基亞這一番行云流水的配合,也是把一旁的博尼看得一愣一愣~
好家伙,我感覺我的這個中鋒,壓根沒有存在的必要哇!
傷愈復出之后,僅僅出場了兩場比賽——這其中還有一場只有幾分鐘的替補時間,意大利中后衛就轟入了三球,他如何能不興奮。
一向在球場上以沉著冷靜的示人的前國米隊長,居然把球衣脫了脫了下來,嘶吼著投擲向斯托克城的夜空。
球場四周的高功率白光探照燈,穿透飄揚的淡藍色的球衣,又把這抹顏色,投影在拉諾基亞仰天長嘯的俊朗面容上。
雖然因為過度興奮,這張臉面容猙獰,但卻著實帥得出奇,如同古羅馬雕塑一樣棱角分明。
“別愣著博尼,過來!”
唐龍招呼博尼,一起沖向拉諾基亞,三人緊緊擁抱在一起。
看臺上,雷蒙看起來很滿意。
他寫完最后幾句話,就微笑著帶著本子先行離場。
【這次從后場發起的進攻中,拉諾基亞作為第一發起點,沖刺超過60米,雖然沒有現場觀察他受傷前的狀態,但是一名80分鐘后還能高速前插60米的球員,一定有著健康的體格,和飽滿的斗志】
【唐的過人非常美妙,簡單的步點晃動,卻彰顯出對于節奏的精準把控,這點和布斯克茨非常相似】
【不能忽視博尼的作為中鋒拉邊的牽扯作用,唐顯然利用了這一點,才能大膽地和拉諾基亞做配合】
……
當天,在從斯托克市直飛慕尼黑的最后一班的夜間航班上。
球探雷蒙已經在兩個小時的航班上,在筆記本電腦上飛速整理好了球探報告。
他甚至不需要回顧自己的球探筆記。
曼城對陣斯托克城90分鐘的比賽,每分鐘發生了什么事情,他全部記在了腦子里,需要使用時隨時都可以抽出來。
他寫了很多,關于曼城的戰術,關于每個位置上球員的表現,首發和替補的,都是面面俱到。
畢業于馬德里大學哲學系的雷蒙,甚至在末尾做了一個頗具哲學意義的比喻:
“佩萊格里尼的傳控體系沒有超越曼奇尼,陷入到僵化思維中,就像落入坑中的貓,反復在坑中局限的面積中打轉轉;
但是唐龍和拉諾基亞的精彩發揮,讓曼城這只貓具備了超強的彈跳力,即便落入坑中,也能在時機成熟時,一躍而出,跑向更加廣闊的地面。”
航班即將降落。
雷蒙感到一陣疲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