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這些人好像被抓過似的,變得十分小心謹慎。
然后又有謠言說申家頻繁有人進進出出,這不正常的調動是他們在集結人手準備作亂。
一時間風聲鶴唳。
謠言傳播漢軍自然也知道了,這時有人將此事稟告劉禪。
劉禪則是義正言辭的警告他:“申府君待人以誠,深得民心,是品格忠厚的長者、德行高尚的名士,怎么會做叛國之賊呢,汝勿復言矣。”
然后這件事也被傳開,劉禪的形象又成功拔高一籌,用人不疑的形象躍然紙上。
別人對劉禪歌功頌德,但此時申耽卻深感頭疼,他感覺此事有蹊蹺。
他懷疑過自己在本地的仇人,但那些都被自己碾壓,不會搞出這般動靜。
然后就是懷疑這是曹魏或者江東的細作搞到鬼,目的就是搞亂上庸。
甚至還懷疑這就是劉禪在搞他,但自己找不到這是對方搞鬼的證據。
可同時也沒有不是對方搞鬼的證據……
而且,申耽其實他自己也不愿相信:“公子不過是個少年,真的有如此心機嗎?”
然后為了洗清嫌疑,他主動封存府庫,交給漢軍清點。
劉禪沒有拒絕,糧食沒問題,但是武器甲胄大都是些老古董太過陳舊。
申耽解釋說上庸幾十年沒有兵事,管理武庫的都尉是個年齡很大的老人,才有此疏忽。
并主動提出罷免此人,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劉禪知曉這是申耽藏了一手。
將精良武器甲胄拿去武裝自己隱匿戶口而訓練的私兵,卻將半淘汰的殘次品拿來交差。
這是在告訴自己,他申耽并沒有要作亂的想法。
自己可以通過交涉從他這里攫取一些利益,但他也有自保能力,警告自己不要逼迫太甚。
想通此節之后,劉禪給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后者不明所以但也跟著笑了笑。
上庸的都尉肯定是申家的自己人,既然對方把這個位置讓出來,不拿白不拿。
劉禪略一沉思說道:“既如此,那便讓那位老者回家頤養天年吧。至于新都尉的人選,吾舉薦鄧良弼接任。”
以劉禪現在的軍功地位,所謂舉薦其實也就是任命了,只是需要走個流程而已。
東漢太守權力大大加強,掌軍權為主將,都尉只不過是副將全方位受制于太守。
即便將此位置讓渡出去,申耽也有信心壓制住那個新的都尉。
隨后自有人將劉禪的決議傳達出去。
正在孟達軍中處理公文的鄧輔,忽然得知自己被舉薦為比兩千石的都尉的時候,腦袋先是一空。
隨后十分興奮的朝著劉禪所在虛空一禮。
他原本還因為自己的兒子被劉禪扣在身邊做人質而唉聲嘆氣。
現在一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繞了一圈,自己還是當上了兩千石。
雖然不是一郡的一把手,但上庸到底是比房陵大多了,職級含權利可是不低的。
如此看來,多少人想送人質過去還沒這個機會呢。
鄧輔向孟達拜別,后者自然不會阻撓這個妹夫的升遷。
甚至送了他五百兵卒讓他帶去上任,如此不至于被申耽徹底架空。
劉禪慷他人之慨,將府庫里面那些陳舊的武器甲胄全撥給了鄧輔。
至于那些糧食,劉禪笑納其中的大部分,但這些還遠遠不夠。
為了后續發展需要,他要從申家手中掏出大批糧草。
不多時,劉封領兵抵達上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