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于反抗不服從調遣的豪強,都用軍隊將其討伐消滅,斬首千余級。
恩威并施之后,州中數以萬計的人不敢不歸附。
看到這,劉禪頻頻點頭,這踏馬簡直就是完美的州刺史啊。
梁習在任上迫使匈奴單于和各部諸王降伏,然后把他們都編入戶籍,在州內供職。
梁習頒布法令、執法甚嚴,都能達到令行禁止的效果,經典的外儒內法。
這跟劉禪在涼州所做的事情簡直是異曲同工。
另外,梁習又向朝廷舉薦了在并州避難的隱居名士。
如常林、楊俊、王象、荀緯和王凌等人,曹操均授之以官職,后來他們都名揚于世。
梁習的管理方法受到曹操嘉獎,賜爵關內侯。
后來曹操稱公稱王,恢復大禹九州的行政,并州并入冀州,涼州并入雍州。
曹丕稱帝后,重新將并州劃出,再次任命梁習為并州刺史,并晉封為申門亭侯。
梁習在并州任職十余年,政績常為天下第一,留下了“梁習治最”的典故。
如此優秀的人才,卻不能為自己所用,這簡直就是人生莫大的悲哀。
他能以強硬手段治理地方,將漢人豪強和胡人都制服,讓曹魏的并州一直穩定,是個了不得的能臣。
然而,敵之英雄,吾之仇寇。
像這樣級別的人物,招攬什么的也是完全不用想的。
所以,劉禪便讓準備讓六扇門安排刺殺。
為此,劉禪撥付了巨額的活動經費,足足五億錢,就為了弄死這一個人。
五億錢,是劉禪如今通過各種渠道掙錢、省吃儉用攢下的小金庫里全部的資產。
劉禪雖然喜好獲取財富,但是他不貪財,只是他所做的事情往往都需要巨額的錢財。
當下除了并州北部邊郡的內地局勢,是以南匈奴、曹魏官府、地方豪強三足鼎立的形勢。
其中地方豪強一部分被曹魏官府打壓著合作,一部分則是與南匈奴勾結在一起。
而南匈奴表面上臣服于曹魏,但實際上一直是不安定的因素,彼此小范圍摩擦不斷。
曹魏自然是比南匈奴強大的,但如果局限于并州,則顯然是南匈奴的勢力更加強大。
南匈奴左賢王劉豹實際上控制著并州東部和冀州西部地區。
主要為太原、河東二郡,以及河內郡部分地區。
其麾下有眾萬余落,治所在太原茲氏縣。
胡人的落,相當于漢人的戶。
而與漢人常常形成的五口之家不同,胡人由于游牧習俗需要更多的人力。
往往是七八十來人一戶,兄弟姐妹結婚后一般是不會分家的。
劉豹一個匈奴人能夠在黃河流域附近立足,一方面是自己有一定的實力。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得到了太原王氏極大的幫助。
太原王氏,可以算得上當今天下頂級豪門之一。
王氏與劉豹互相攜手扶持,梁習這位并州刺史也不好太過拿捏王氏。
另外,若是有心查看,很容易發現并州漢胡貿易的背后都有太原王氏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