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在漢中了,就是跑到關中去日啖荔枝三百顆,也是小意思。
而作為南中種植園大亨之一的劉禪,更是借此大賺特賺。
當然,如今對劉禪來說,錢只是一個數字,他對錢不感興趣。
他感興趣的是讓治下的軍民過好日子,硝石制冰用于軍事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當然,因為水果成本有點高,一個漢軍士卒一天只能分配半升的果汁。
而因為諸葛亮優待俘虜的政策,俘虜們也能得到這個福利。
張七哥他們并不是唯一被俘虜的小隊,諸葛亮當時是布置了多個誘餌,逮到了好幾支小隊。
將他們放走之后,炎炎夏日里,無人不懷念先前在漢軍營地里的幸福日子。
張七哥目光幽幽的看向遠方,此刻他的心境已經完全變了。
漢軍的教育讓他得知天命在漢,他不懂具體什么意思,所以他理解為‘漢朝廷才是正確的朝廷’。
他們這些人從很久很久以前就是漢人了,從十八輩祖宗開始就是。
漢軍的待遇讓他明白什么才是好日子,他未來想要過的就是那樣的生活。
所以,當路上碰到另一個游蕩小隊的時候,他并沒有阻止部下跟他們分享奇異經歷。
此后一直到七月中旬,漢軍經常俘虜不少小隊。
一番優待加教育后再放他們回去,有時候竟然還能碰到熟悉面孔。
“我發誓第一次被俘虜,如有假就讓我喝果汁撐死!”
而面對這種情況,總是很令人無語的。
也正好趁這個機會,漢軍一直在養精蓄銳,準備之后一戰破敵。
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今這些士兵們都快坐立不安,想立刻去砍兩個魏軍首級報答一下朝廷的優厚待遇了。
后勤充足的話,就是這樣的。
當然消耗自然是巨大的,也就是季漢徹徹底底的休養生息了兩年,才有了足夠的積蓄。
再加上季漢這堪比秦朝、隋朝的基層動員能力,季漢的軍隊大概是漢末以來所有軍閥軍隊里唯一一支不受到糧食短缺困擾的。
在財政充足的背景下,劉禪便嘗試提高軍人待遇,增加一些軍餉,提高軍糧的內容豐富程度和口感之類的。
古代的軍糧是重填飽肚子而不重口感,可以說世界各國的軍糧都是如此。
冷兵器時代只有主糧才能被用作軍糧,基本上不出五谷。
而劉禪作為素質教育優秀青年,頗為重視給將士們增加營養。
力爭訓練出更加聽國指揮、能打勝仗的優良軍隊。
再配合上民間養鴨治蝗方略,肉食的需求側和供給側都得到了很好的配給。
鴨子可以治理蝗蟲,自劉禪提出這個方略以來,境內基本上沒有聽說過鬧蝗災。
不是說完全沒有,但規模相當小,不足為懼。
當地農官招呼一些人就能輕易撲滅。
鴨子長大之后朝廷撥出一部分軍費從農戶手里收購。
既滿足了軍隊的肉食需求,又能給老百姓多一筆財富收入,利國利民。
而且,這種非飼料養殖的鴨子肉質鮮美,做成烤鴨頗受歡迎。
劉禪也十分愛吃,因此軍中士族常常稱之為‘劉公鴨’,皆以和太子吃一樣的食物為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