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六中旬,約莫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太陽火辣辣的炙烤著大地。
“七哥,我想喝冰果汁了。”
這隊流民離開漢軍營地約十里遠的時候,其中一個年紀較小的青年舔著干裂的嘴唇說道。
聞言,周圍的其他人也都紛紛條件反射的口生津液。
回味起來當俘虜時候喝到的果汁,各個都心癢難耐,迫切的希望能再喝一口。
那是他們自出生以來,喝過的最好喝的水。
原來,劉禪認為士兵除了糖分和鹽分外,還需要補充維生素等營養才能始終保持最佳狀態。
但是水果這種東西,運輸極其困難,戰爭時期基本上只有高級將領才能享用。
于是劉禪就命令工部的馬鈞等人打造了大型木制榨汁機器。
批量將葡萄、桃子、甘梨等水果榨汁裝木桶里。
然后用冰塊冷凍包裹棉套后運輸到前線,沉到井水中冷藏。
用的時候取出來摻水稀釋發給士兵,清涼又解渴。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季漢朝廷這邊竟然完全不缺冰塊。
要知道在夏季,冰塊可是富貴人家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現在竟然能讓尋常兵卒也能享受到,真的是人比人羨慕死人。
之所以如此,據說是因為大漢皇太子劉禪師從的神醫張仲景。
老人家雖然已經飛升仙界,但看大徒弟為軍民勞苦,于是夢中傳授了制冰之法。
管他是神醫還是神經,只要帶個‘神’字,老百姓就頗為信服。
當然,這是對外傳播的時候老百姓不斷加工后的版本。
真實情況是,劉禪假托是張仲景傳授給自己的制冰法子,用來敷衍身邊官吏的好奇心。
當初劉禪讓那些煉丹方術士研制火藥的時候,在漢中發現大量硝石礦。
其實硝石的價格本來也不貴,是一種非常廉價的材料,容易獲得,基本上去廁所刮一圈就能得到。
如今發現礦藏,那硝石的成本更是低廉。
而稍有常識的就知道,硝石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可以在水中產生顯著的降溫效果。
當硝石溶解在水中時,它會吸收周圍的熱量,使水的溫度快速下降,從而形成透明的冰塊。
自春秋時期以來,硝石只是被當成一種中藥材。
或許偶爾有些遇水制冷的現象,但也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因此無人總結這個規律。
但是劉禪卻是非常了解此事,正巧碰上太子府張鴦等人懷孕臨盆坐月子,對夏日祛暑頗有需求。
于是劉禪便命人以硝石制冰。
制冰法的步驟并不復雜,只需要兩個盆子,一個大盆,一個小盆。
兩個盆都裝上水,小盆放進大盆里面,記住大盆的水一定要淹到小盆。
在大盆里加入硝石,進行降溫,小盆里的水就會慢慢結冰。
大盆里的水凝固以后,硝石會重新出現,然后把它刮下來繼續制作冰,屬于是可持續性使用資源。
真就是給家人們謀福利了,漢中接連發現好幾處硝石礦,越挖越多。
硝石價格十分低廉,以至于硝石制冰的成本也非常低廉。
后來冰塊用于商業,對于南中的那些熱帶、亞熱帶水果能夠暢銷四方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