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大軍已經在這里對峙了兩百天,諸葛亮經常派人到魏軍大營前叫罵挑戰。
但是曹真一直堅守不出,好像底氣十足的樣子。
后來諸葛亮又給曹真送去一套女人的衣服和頭巾過去。
想要通過進一步羞辱,引誘其決戰。
當時麾下的諸將都很氣憤,唯有曹真面色如常,還說了句:“蜀錦果然上佳。”
當然,他并沒有真的穿上這套衣服,曹真還不至于如此唾面自干,只是一直采取不理睬的態度應對。
這么明顯的激將法,對于下面的軍官們來說卻是非常好用。
畢竟天天被這樣羞辱,對他們來說,可能比戰死沙場還難受。
唯有曹真等一批高層,他們站在全局的高度上能看清當下的局勢。
對面的漢軍左提人頭右夾俘虜,此虎狼之師,不可當正面,堅守才是上策。
然而堅守的前提是有糧食吃,否則一切免談。
曹真一直瞞著中低層的將領們,不讓他們知道大營糧食儲糧的真實情況。
大多數人都認為曹魏占據中原,地大物博,就算有物資匱乏的問題,那也應該是對面的漢軍物資匱乏。
當然,也有一批通曉軍略的人能看出糧食儲備存在端倪。
比如雍城戰敗之后,繞過北山一路荒野求生逃回來的張郃。
這家伙逃跑起來翻山越嶺的能力真的強,這都能讓他活著出來。
這么回來,他畢竟也是老將,所以也不擔心真就被砍了以正軍法?
當然,更不敢對之前的失敗做遮掩就是了。
于是乎,張郃到底還是硬著頭皮給渭北大營發出訊息。
他畢竟也是帶出來千把人,當下用人之際,或許還有戴罪立功的機會。
說明了雍城的戰況,并請求下一步‘指示’。
原話是,請求曹真來給他做‘戰術指導’。
曹真果然傳來指示,命令他駐守西圍。
西圍所在,在郭淮的陽遂大營以西,是最苦最累最直面漢軍的地方。
張郃面對這樣的命令徹底無言,又不能違抗,只好領命。
他可不敢真去試探曹真的耐性,因為他通過大軍分級管理制度便估計到了糧食有缺的問題。
當來到西圍看到現場環境的時候,張郃的心中充滿無力之態。
原本的西圍在更加靠近渭水的平原地帶。
魏軍駐扎在那里的話,當漢軍企圖強渡渭水的時候,便可以半渡而擊之。
然而,現在那里只留下被燒的精光的軍寨殘骸。
顯然是發生過慘烈的戰斗,經過如何張郃不得而知,但是結果看應該是魏軍輸了。
畢竟新修建的西圍則是退到了北原西南角的一個緩坡上。
雖然居高臨下的地利能讓防守方獲得更多的優勢,但敗退的意味也很明顯。
待巡視久了,看得更仔細后,張郃居然又存了惶恐之心……
原來,漢軍撤離時自然是會打掃戰場,但是因為擔心被魏軍援軍堵在渭水北岸,所以打掃得很粗糙。
張郃聽說漢軍非常重視預防瘟疫,但是原西圍附近的魏軍士兵尸體都沒有來的及焚燒或掩埋。
不過他們身體上的甲胄、武器幾乎被扒得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