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開始的慌亂畢竟被霍弋抓住了,第二批持盾甲士迅速頂上。
而魏軍弓箭手的射箭頻率卻是因為先前不合理的消耗而不得不慢了下來。
最后漢軍竟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迅速清理了營寨外圍的陷阱和路障。
見此,張郃無奈苦笑,頗有一番想要質問一下‘悠悠蒼天,何薄于我’的心思。
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守軍打退敵人的試探之舉,然后趁著雙方休整之時,守軍出來盡可能修復一些被摧毀的陷阱。
這樣來來回回好幾個回合,最后才是進攻方殺到防守營地下,或者進攻方殺不過去兩種情況。
然而現實卻是一個回合也沒有,漢軍一口氣殺到跟前來了。
然后雙方弓弩狂射,一方是想盡力阻止敵人,另一方是竭力掩護隊友。
然后便是有鉤索甩到木墻上,一隊大力士在盾牌兵的掩護下拔河拉圍墻。
木制營寨圍墻里面是用圓木頂著,與地面構成三角形,推是推不倒的,只能往外拉。
當然,也有其他方式,比如有的小隊則是在用鏈條綁住的流星錘砸木墻。
守城方向外投擲燃燒之物,企圖逼退破壞營墻的漢軍。
抵抗是有用的,但只是稍稍造成了些困擾。
當第一處圍墻到校的時候,雙方的士氣一增一減,局勢立刻就迅速變動,緊接著多處圍墻崩壞。
張郃立刻下令守軍放棄第一道木墻退到第二道防線。
兩道木墻防線中間有一條近一丈寬的壕溝,溝底下埋著削尖了的竹子。
魏軍士兵撤退的時候走的是搭在壕溝上的木板,當他們撤離后便將木板拆除以阻撓漢軍。
當然,整個撤退的過程并不如理論上那么完美,不少被漢軍追上咬住的士兵命喪當場。
然而張郃和逃過壕溝的魏軍士兵們并沒有時間為戰死的袍澤哀悼。
緊接著就要迅速就位,構建起第二道防守。
壕溝的位置很是巧妙,正好是第二道木墻后弓箭手射程范圍內。
進攻方的弓箭手如果在壕溝后對射的話,沒有掩體自然是吃虧的。
無論是掩埋壕溝或者搭橋,都會受到守軍的火力打擊。
吳班有些著急,地形限制,大多數人是在后面看著有勁使不上,填埋壕溝的效率太低了些。
這樣一看,一萬五的部隊似乎太多了些,都擠在這里顯得雜亂而龐大……換個詞匯,便是臃腫。
最后霍弋傳來命令,用周圍的尸體填溝。
不論敵我……
一瞬間,吳班覺得自己跟劉禪認可的統兵大將相比,道德素質果然還有待降低。
難不成,只有如此才能當大將?戰爭果然夠殘酷。
這個霍弋跟著太子時間最久,也算是讓他學到些精髓了。
用了這個法子,果然很快就將壕溝填到能過人的程度。
漢軍虎狼之師對自己人都這么狠,見此情景的魏軍士兵們也驚駭非常,兩股戰戰。
就在這時,漢軍弓箭手發射震天雷到第二道木墻。
一陣陣轟隆炸響,徹底擊潰精神緊繃的魏軍士兵最后心理防線。
哀嚎聲,奔逃聲以及督戰隊的怒吼聲此起彼伏,最后全都淹沒在漢軍將士追趕的喊殺聲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