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他們作為當事人都心知肚明。
傅干讓最前方的部隊就地列陣,后方的則是迅速上前,分列左右,將大軍排成三個大陣,構成一個‘品’字。
最精銳的部隊放在最前面的大陣,而他的旗幟也在最前面大陣的后方豎立。
然而,姜維卻是毫不猶豫的放棄這個方陣,通過觀察他發現魏軍南邊的大陣旗幟最為散亂。
“向右翼進攻!”
隨后背嵬軍將士們緩緩向東南方向移動。
見此情景,傅干面色一緊,他本意是想將主要甲胄都集中在前面冒著漢軍的騎射前進。
如此一來,兩側士兵的甲胄覆蓋率便大為下降。
沒想到對面的漢軍騎將竟然敢繞過前面的大陣去攻擊后方的大陣,而且是最弱的南陣。
“他難道不怕我讓前陣轉向去包夾他嗎?”
郭淮的部隊就在數里外,若是溝通好了配合他前陣一夾,三面合圍如何能逃?
“他是在賭我無法與郭使君及時勾連不成?此人竟如此激進?”
傅干問出的問題必然不會有回答。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大軍還需要前進,不能被這么一伙人阻撓停下。
于是他將目光投向剛剛接應入陣的費曜身上。
只見這位騎將渾身冒汗,大口喘著粗氣,仿佛剛從鬼門關回來的驚恐面容展現出他不堪重任的現狀。
看來是被驚嚇的不輕,傅干只得搖頭,轉頭看向另一邊的都亭侯、奮武將軍侯選。
“侯將軍,請你率本部五千精銳轉向支援南翼,我統大軍繼續向前。”
侯選這位當年跟馬超混的小弟,投靠曹操后被封列侯。
雖然一直沒得大用,但也沒有被排擠到邊緣。
本以為就此養老,沒想到漢軍打來他還有這么一次馳騁疆場的機會。
這位沙場宿將得令后一言不發,拱手轉身就帶著本部兵馬出動。
只見姜維率領騎兵不斷加速,在湊近差不多距離后,騎兵開始射擊并向南轉向。
后面露出的漢騎接著射擊轉向,如此往復,最后最前面的騎兵接上后軍的尾巴,構成了一個飛奔旋轉的圓環。
然后便是環射不斷,密集的環射。
因為追不上,持續的箭矢打擊魏軍只能生受之。
而又因為陣中少甲胄,不斷有傷亡出現,軍心動蕩,不少士兵為躲避飛來的箭矢導致陣型混亂,以至于幾乎停滯前進。
姜維驚奇的發現,這支魏軍出奇的弱。
這是他先入為主了,以為與他們交戰的都是王基部或上騎這樣的強悍部隊。
但傅干麾下的只是魏軍的第二梯隊,冬天里物資都被克扣的存在,碰上精銳的背嵬軍,自然不夠看。
“將軍,側翼有敵軍靠近。”
姜維循聲看去,只見一支‘奮武將軍侯’的旗幟向自己靠近。
“不必管他,再射一圈,而后騎槍沖陣,屠戮眼前的軍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