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裔年少時與犍為人楊恭十分友好,楊恭早年去世,留下的孩子沒有幾歲。
張裔將楊家人接到自己家中,分房屋給他們住,侍奉楊恭母親就像自己的母親。
楊恭的兒子們長大后,又為他們娶妻,購買田宅產業,讓他們自立門戶。
撫恤舊友的家屬,幫助救濟衰落的家族,十分講義氣。
劉禪登基稱帝后,論述他舊有的功勞的德行,加封其為輔漢將軍,兼任長史照舊。
輔漢將軍雖然是雜號將軍,但是也是頗有意義的雜號將軍,不是隨意會授予下去的。
曾經的輔漢將軍,便是如今的廣州刺史李嚴。
在原來的歷史上,張裔之后,姜維也做了輔漢將軍。
總之,張裔在朝廷中也是一員重臣,楊戲已經鋪好了門路。
只要他繼續走下去,便可經過輔漢將軍張裔向諸葛亮推薦。
到時候,楊戲便會被諸葛亮征召為丞相府主簿,成為朝廷高級干部。
然而命運的齒輪早就被劉禪撥動改變,在親朋好友的支持下,他走上了科舉之路。
家族也并不會因為為了給他鋪設察舉道路而花費的沉沒成本而傷心。
因為他們都相信楊戲的才能,畢竟是有信心走諸葛亮道路的,才能這一塊自然是過硬的。
劉禪接下來要設立并州刺史部,馬岱是他選定的并州刺史人選。
因為中央朝廷已經將許多地方政府官職的任免權收歸吏部。
并州刺史部的設立便不是向東漢尚書臺下發一個蓋著皇帝印璽的詔書就成了這么草率的事情。
而是要配上一套基本行政班子、監察班子的框架,一整個團隊去上任。
其中并州治中從事,劉禪打算任命自己的親信之人擔任。
劉禪打算開始外派上一屆科舉入仕的那批人員,尤其是那些在內閣已經鍛煉了五年多時間的第一批士人中的佼佼者。
劉禪打算將他們撒到并州體系中去外放歷練。
然后將新一批科舉士人中的佼佼者召入內閣,在帝國政治中樞最靠近皇權貫徹自己意志的內閣經受歷練。
比如諸葛喬,劉禪打算任命他為并州的治中從事,掌管一方權柄。
軍機臺制定的,朝廷之后光復并州全境的戰略是兩個拳頭打人。
北方以五原郡為前進基地,集結人馬向東、向南進攻。
南邊則是以司隸地區出兵渡河,向北、向東進攻。
兩路人馬互相配合,各自擊敗各自預設的敵人后掃蕩全境。
因此,五原郡的設置就非常重要。
諸葛喬的老搭檔鄧輔,則會被任命為五原郡都尉,掌管一郡的兵權。
黃權之子黃崇,則被立為五原郡功曹,掌管一郡的人事任免權利。
總之,一批年輕官僚將從中央走出去,在地方任職歷練,考驗自己的所學,為帝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然后一批新的士人充入中央實習,學習為政的規則,學習朝廷的執政思想。
文舉的前十名都是進入內閣實習,武舉的前十名則是去軍機臺。
有了這些高材生充門面,一直缺人的軍機臺此前老是從其他部門借調吏員,今后也算是能抬起頭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