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堂叔的兒子起兵作亂,要殺死自己的殺父仇人來報仇。
李格的部落徹底陷入混亂,然后雙方都向李軌、劉猛求援,請求王師裁定善惡,平定叛亂。
然后當,李軌組織兵力殺到的時候,雙方都以為漢軍是來幫助自己的,因此跟眼前的敵人沖殺的更為激烈。
李軌瞅準時機,率領軍隊加入戰場,無差別的將兩家都給收拾了。
年后,李格帶著歸義侯爵位、三千萬錢以及好幾車的金銀漆器、絲綢茶葉,再次千里迢迢的回到塞北。
然后他就赫然發現,自己部族莫名其妙的竟然起兵‘造反’了。
因為沒有人證物證,他所了解的信息只能是通過別人的嘴或者李軌給他的官方通知。
各種前因后果他已經無從得知。
他只知道,當時是李軌和劉猛以雷霆之勢迅速剿滅叛亂。
狠狠的誅殺了一批大小首領,然后將他的部眾打散,收編成為屯田勞動力。
李格直接懵逼,出發的時候好好地回來一看部落沒了,直接大腦一陣宕機。
看著那一批造反者的無頭尸體已經被風干,李格直接噴出一口老血。
什么條件啊就敢造反,神經病啊。
你們有那個能力嗎,廁所里蹦高你過分,廁所里打燈你找死啊。
他悲痛的看到,自己的部族原本所在地,現在就剩下一堆戰斗后的殘痕。
自己的兒子死于戰亂,妻女則已經作為造反的戰犯被押送往了關中。
李格赫然發現,自己除了帶回來的一大堆錢財,已經是一無所有了。
不久之后,朝廷傳來詔書,表示朝廷可以證明,李格并不在塞北,他是被人蒙蔽的,與此次造反無關。
于是朝廷決定,赦免他和他的家人的罪過。
李格再次差點背過氣去。
謝……謝,臣踏馬謝恩啦!
于是,這原本屬于去卑麾下的這最后一支匈奴人部落也被解除建制,打散為牧民,成為漢朝廷治下的順民。
以后不需要匈奴這個名號了,都是華夏的一份子。
隨后,胡遵的使匈奴中郎將的職位也就此裁撤,改為漠南中郎將,兼任朔方太守。
而劉禪這邊也從涼州遷徙了一批漢人前往并州北部河套地區農耕放牧。
朔方郡、五原郡屯田工作的基本盤已經打下,兩郡共民屯十萬戶、軍屯三萬戶。
農業屯田四萬戶,畜牧屯田六萬戶,屯田民不分種族,皆編為同等戶口。
模糊其種族界限,久而久之,幾代人后其自漢化。
十萬戶民屯、三萬戶軍屯,所得皆留在當地,皆屯田以供軍需。
這塊地區的屯田基礎,是并州塞外三萬軍隊編制的重要供給來源。
也是未來漢軍大軍兵出草原北伐的供糧基地之一。
目前塞外三萬的軍隊編制還沒滿編,是當下的建設目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