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輔政大臣僅剩陳群一人未出都城,但并未掌握軍權,因而對明帝的權力影響有限。
縱觀歷史,輔政大臣與皇帝之間的關系從未有處理的如此絲滑的。
沒有刀光劍影,全是政治權謀的博弈,而曹睿取得了對四名輔政大臣的完全勝利。
而現在,雖然形勢大為不同,曹睿沒能成為魏國的皇帝,但是他成為了雍國的君王。
他依然有著高超的政治手段,將麾下群臣給拿捏住。
他還很重視法理,他設置律博士,并親自帶著他們改革漢法,制訂新律。
又下令刪簡死刑條款,減少死罪,原本許多會被處死的條例,現在都改成了肉刑或者徒役。
同時他還規定,除死刑外,任何刑罰都是可以用錢財來贖罪的。
這種類似于公然賣贖罪券的行為,倒是一時間讓雍國的財政充裕不少。
至于這是意外之喜,還是曹叡的有意為之,除了他自己則就無人可知了。
曹叡和他的父親一樣,都有些神經質,而曹叡的神經質似乎更嚴重些。
他不允許臣子抬頭看他,很強勢,如果有人敢在大庭廣眾之下抬頭看他。
曹叡便會發飆,將那人痛罵甚至毆打一頓,以至于包括近侍在內的所有人都很畏懼他,不敢輕易靠近更不敢直視他。
曹睿最重視的自然是軍權,將軍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他將跟自己從小玩到大的死黨曹爽任命為雍國大將軍,將曹休的次子曹纂任命為擁國衛將軍。
曹叡跟曹爽是死黨,跟曹纂的關系也是親密無間。
曹纂力氣大得能舉起千鈞重的東西,在軍中很有威名。
曹叡非常寵愛他,對他給予了很高的禮遇,睡覺的時候都和他在一起。
有次他與曹叡嬉戲以衣服作賭注,結果曹叡輸掉了衣服。
于是曹纂直接進曹叡的御帳內,自己穿了曹叡的衣服出去,而曹叡絲毫沒有怪罪。
二人親密如此,故而曹叡重用他。
在雍國能夠掌握軍權的幾乎都是這樣會非常忠誠于曹叡的將領。
而曹叡自己也是在之前平定青徐地區叛亂中,通過鐵血鎮壓的猛烈軍事手段,樹立了自己在軍隊中的權威。
如今雍國境內基本穩定的局面,幾乎都是曹叡親自率軍一刀一槍的打出來的。
當初,曹叡自潼關東奔,沿途收攏民眾和兵馬。
在兗州東部安頓下來的時候,其麾下兵馬已經超過兩萬。
當時,隨著關中戰敗,漢皇帝還于舊都的消息東傳,此消息如同驚雷般在民間引起巨大的轟動。
青徐兗有的地方的豪強趁機起兵作亂,在周邊攻城略地。
連當地一些魏國的官員都根本是對魏國失去信心了,不少地區出現向叛軍投降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