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擺在眼前的事實著實令人頭疼,對面那魏延可不是什么等閑之輩,乃是當今時代早已聲名遠揚的一代名將。
想當初,在涼州之戰和關中之戰中,魏延縱橫沙場,大殺四方,可謂是戰功赫赫,威名遠播。
根據曹魏細作探聽到的情報得知,魏延親自訓練并一直帶在麾下的八千精銳子弟。
各個都是以一當十的軍中悍勇,相當的精銳。
因為其表現出來的戰斗力太夸張,有傳言說其中士兵跟曹魏的虎豹騎一對一決斗都不會落下風。
虎豹騎魏軍將士們可太熟悉了,雖然前不久在關中全部報銷,但是他曾經留下的威名還是在眾將士心中人盡皆知的。
以至于眾多魏軍將士一聽到魏延的名號,便心生畏懼,談之色變。
對于曹叡而言,能讓他全心全意信任的親信本就不多。
而這其中,曹纂絕對稱得上是位至關重要的得力干將,堪稱他的左膀右臂。
倘若此次曹纂為主帥的話不幸戰敗,萬一因此留下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
那么勢必會對曹叡后續針對雍軍制定的發展戰略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經過一番苦思冥想反復權衡利弊之后,曹叡最終做出了一個腹黑的抉擇。
讓彼時統領軍隊在外,且所處位置最為接近前線的賈逵來充當這個替罪羊。
因為曹叡已經能夠獨斷專權,于是乎他的決定并沒有什么反對聲音。
曹叡頒布王令,委任賈逵擔任主帥,率領大軍前往增援陳國。
若是萬一擊退敵人,曹叡自己當然是大賺。
若是失敗,則由賈逵背負指揮不利的責任。
這樣盡可能將戰敗的問題讓賈逵一個人背掉,減輕對新生的雍國政權和自己這個雍王的負面影響。
同時,他還讓曹纂出任副將一職,參與這場戰斗以便繼續積攢作戰經驗。
不出所料,雍軍在陳國遭遇慘敗,無奈之下只得選擇撤退至梁國據守。
緊接著,漢軍乘勝追擊,氣勢如虹地向梁國發起猛攻。
看到漢軍王師抵達,睢陽縣當地的豪強劉氏一族,因身為漢室宗親,果斷打開城門,歸降于漢軍。
如此一來,雍軍被迫退回到汴水以北地區,與漢軍隔著汴水對峙。
雙方平分秋色,各自占據著梁國的半壁江山。
而漢將魏延,在成功奪取到自己想要的領地之后,終于心滿意足。
猶如一只飽餐過后的猛虎般,偃旗息鼓停下腳步打起盹兒來,好生休憩調養一番。
主要是本身就沒有太多兵力儲備,而且在上任豫州刺史的前后魏延也一直在過度勞累,以至于狀態不好。
所以這次侵入曹魏表現得雖然動作猛烈,也狠狠的抽打幾下,但還是因為沒有充分養精蓄銳迅速疲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