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說就是魏延比較虛弱,他還是表現的很威猛的,就是整個戰斗過程的時間短了點,然后也沒有挺進得太過深入。
但最終還是奪走了曹叡一些重要的東西的,奪走了地圖下面南邊的那些地盤。
所有躲藏在汴水后方以及分布于其他各個方向負責策應的雍軍士兵,無一不是提心吊膽地度過了漫長而難熬的十天半個月。
在這段時間里,他們始終處于一種極度緊張的狀態,神經緊繃得幾乎要斷裂開來。
實在是魏延的軍隊在正面戰場上打得太兇了,他跟曹叡此前的姿態一樣,每戰必前。
漢軍將士們那是士氣如虹,在主將的統領下沖鋒,即便是面對數量比自己還多的敵人也敢沖鋒。
這就是一個戰場瘋子率領的一支瘋子軍隊,太嚇人了。
凡是跟他正面對戰一次活下來的士兵,都不愿意在戰場上第二次遇見這個家伙。
魏延僅僅只是調動了豫州當地的軍隊,然而就是這樣兵力不足兩萬的中型軍事行動,卻給整個雍國帶來了巨大的震動。
從高高在上的剛剛實現君主專制的雍王曹叡開始,一直到最底層的普通將士,每一個人心中都涌起了一陣難以言喻的驚懼之情。
曹叡也是知道此次戰役大概率是要失敗的,為了不破壞自己戰無不勝的形象,他因此才沒有選擇自己為主帥。
而是在后方,在自己選擇的王都任城國(后世濟寧一帶)坐鎮統籌。
漢軍進攻的消息如同一陣寒風,吹得那些剛剛跟著曹叡志氣滿滿的文臣武將們不禁為之顫抖。
經過一番激烈的交鋒與爭斗,曹叡最終不得不付出慘痛的代價——失去了半個汝南郡、半個梁國以及整整一個陳國。
這場戰爭對于剛剛建立起來的雍國而言,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不過這些損失和代價,也成功的完成了雍國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
幸好魏延終歸是肚皮有限,能吃下的地方有限,曹叡割肉飼虎果然得一息安寢。
在之后的政府宣傳中,是曹叡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和出色的領導能力,總算勉強支撐住局面,艱難地度過了這個關乎國家存亡的開國危機。
此次事件過后,曹叡也是爭分奪秒的搞發展建設,彌補自身實力的不足,用各種手段增強綜合國力。
他一方面致力于國內政事的治理整頓,大力投入人手發展屯田,鼓勵商賈發展經濟,加強軍備建設。
另一方面則積極主動地開展外交活動,努力與東吳的孫權以及遼東的公孫淵修好關系。
并極力主張三方結成同盟,共同抵御來自外部的威脅。
就這樣,在短短三個多月稍顯平靜的休養生息時期曹叡也是忙上忙下,忙里忙外。
他經常微服出訪,一旦發現懶政怠政的官吏之后必然是狠狠責罰。
只是他還未來得及喘口氣,便又收到了一條令他震驚不已的消息:
漢朝廷即將對并州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突如其來的消息猶如一道晴天霹靂,再次打破了雍國上層虛假的寧靜。
說句實在話,當曹叡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內心深處著實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慶幸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