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應司馬懿,阻撓漢軍吞并并州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能為此而損害自己的根基。
兩萬的兵力已經是他所能承受的極限,如果超出這個數字,國家的根基被動搖。
就算真的將漢軍的進攻成功的擊退,后面漢軍轉過槍頭來對付自己,自己可就死定了。
為了確保軍隊能夠順利作戰,必須要有足夠的后勤保障。
因此,曹叡決定配備至少兩萬名青壯勞力專門負責后勤工作。
一比一的后勤人員比例,這已經是相當低的紅線了。
一般情況下得是一比一點五,甚至一比二才能提供常規的后勤保障。
然而現實無奈,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曹叡也只能通過盡可能壓榨那些青壯勞力來保證前線士兵的物資供應,讓他們無后顧之憂地奮勇殺敵。
但即便是這樣壓縮人數,對于雍國來說也是巨大的壓力。
為了這般調動,曹叡不得不竭盡全力地擠出國內的資源,甚至到了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的地步。
在這種窮兵黷武的策略下,當漢軍進攻并州時,曹叡便能夠出動兩萬的極限兵力去給漢軍添麻煩。
盡管數量有限,但這已是他在不危及國家存亡的前提下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
兩萬就兩萬,曹叡此人向來行事果決,敢于冒險一搏。
他心中非常清楚唇亡齒寒這一道理,如果對與自己處于同一生態位、同為曹魏屏障的并州刺史司馬懿坐視不管。
那么下一個遭殃的就必然是自己。
因此,無論如何,他都絕不能眼睜睜看著司馬懿陷入絕境。
在此期間,曹叡又先后接到了來自孫權和公孫淵表明將會支援盟友的信件。
這無疑讓本就決心已定的曹叡增添了更多的底氣。
七月末的時候,曹叡已經基本完成了對麾下的文臣武將們展開思想動員工作。
在任城王府大堂上,曹叡面色凝重,目光堅定地掃視著眾人:
“諸位臣公,如今局勢危急,我等必須團結一致,共抗強敵。”
隨后,曹叡帶領他們制定了詳細的行動計劃,針對需要征召哪些地方的兵馬,以及各地應當籌措運輸多少糧食等具體問題,逐一制定出了詳盡的方案。
一切安排妥當之后,眾人開始便靜待漢軍方面傳來最新的消息,準備后發制人。
曹叡派出的細作悄悄潛入民間,尤其是重點潛伏于河洛地區,以收集有關敵軍的各種情報。
畢竟身處這亂世之中,各方勢力均是從血雨腥風中拼殺而出,曹魏的細作自然也是訓練有素,其能力和專業程度都堪稱一流。
由于這個時代沒有監控設備,無法注意的角落和盲區眾多,給細作的滲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對手想要防范這些無孔不入的細作,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所以彼此都派間諜,也彼此都知道自己境內有敵人的間諜并盡可能的開展反間諜行動。
任何一場規模宏大的軍事調動,其背后所牽涉到的都是大量的人力與物力資源的調配。</p>